小麂(Muntiacus reevesi)、黑麂(M.crinifrons)赤麂(M.muntjak)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
Contribuinte(s) |
施立明 |
---|---|
Data(s) |
1984
|
Resumo |
本工作以界面铺张一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小麂、黑麂和赤麂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进行显微及亚显微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的形成开始于偶线期,成熟于粗线期,消失于双线期。从早粗线期到晚粗线期,同一细胞内常染色体SC的长度同步缩短。SC的平均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同体细胞相应染色体的数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SC的平均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绘制三种的SC组型模式图。小麂(M.reevesi)组型:2n = 46♀,♂,性别决定为XX/XY。赤麂(M.muntjak)组型:2n = 6♀,7♂;性别决定为XAXA/XAY,在雄性减数分裂前期 形成一个易位三价体,黑麂(M.Criniffrons)组型:2n = 8♀,9♂,性别快定为XAXA/XAY。雄恶性循环 黑麂核型的演化过程涉及两次染色体易位和一次臂间倒位,在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复杂的易位多价体。2. 在减数分裂前期,常染色体SC侧轴和X染色体轴有时呈双线结构。这表明,SC侧轴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轴心”结构有一定的联系。3. 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同常染色体有明显差异,如嗜银性强,配对延迟等。XY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在中粗线期,几乎Y染以体的全长均参与和X染色体配对;随着粗线期进一步发展,XY-SC渐渐解体;在双线期,X,Y完全分离。黑麂X、Y之间的配对,包含有Y染有体的着丝粒区域和X染色体的非着丝粒区域。这表明,X与Y的配对至少在局部区域是非同源性的。4. 在粗线期,X染色体未配对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发夹”结构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在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通过不对称易位得到的重复片段,在减分裂前期发生同源配对的一种细胞表现。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马昆.小麂(Muntiacus reevesi)、黑麂(M.crinifrons)赤麂(M.muntjak)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硕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4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