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虫尾藻(Oxyrrhis marina)细胞核的有丝分裂


Autoria(s): 高小平
Contribuinte(s)

李靖炎

Data(s)

1984

Resumo

尖尾藻细胞核的有丝分裂在涡鞭毛虫中间是非常独特的,可能对于了解有丝分裂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低速离心处理和低温(4℃)正常温度(19 ± 1℃)周期性自理相结合的办法,成功地实现了尖尾藻的同步化培养。以同步化培养的群体作为材料,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尖尾藻细胞核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根据核中染色体的形态,间期细胞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在II型间期核中,染色体比I型间期核中的染我体粗,其中的一部份呈棒状,另一部分形状不规则。在这两种类型的间期核中,细胞核和核仁都作园形。尖尾藻的分裂态Y形和U形染色体是出现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前期时,核变成卵形,核仁伸长,在核膜上出现核小板(Nuclear Plaqes);从核小板向核内发出微管。我们的观察表明在尖尾藻的核分开明过程中,虽然没有赤道板出现,但中期仍然是存在的。与许多高等真核生物一样,类尾藻的后期也可以分成后期A和后期B。后期A时,核内染色体向两极度移动,细胞核没有显著的伸长。染色体的极度向运动可能是由于与染色体相连的牵引微管的缩短和位于正在移向两极度的两条染色体之是的微管的伸长两种因素相互协调地起作用而引起的。在后期A细胞核中,位于两极度的微管组织者是多个位于核膜上的核小板,它们并未融合成为统一的微管组织中心。在后期B时,在细胞核的中间共很少见到微管,细胞核伸长,到末期开始时,核的长度大约是后期A细胞核的两倍。这种伸长很可能是由于中间区核膜的生长。在整个核分裂过程中,始终有核膜存在。我们发现微管也会与分裂中的核仁相连,这表明微管在核仁分裂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资料,讨论了有丝分裂的机制和有丝分裂的进化。

Identificador

http://159.226.149.42/handle/152453/625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8223

Idioma(s)

中文

Fonte

高小平.鞭毛虫尾藻(Oxyrrhis marina)细胞核的有丝分裂[硕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4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