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云南段中上游沿江两岸(漫湾电站—德钦县城)人—地—植被关系的研究


Autoria(s): 武大勇
Contribuinte(s)

赵其昆

Data(s)

1998

Resumo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以生物和文化多样性著称,但其生态环境承受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巨大压力。为了揭示上述压力的作用方式,作者在1996年10月-97年6月实地考察了其中上游沿江34个自然村,并收集了人口、耕地和成人受教育年限等数据。这些村落被分为“江边组”、“高山组”和“中游组”。前者交通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高,但植被状况较差。数据处理结果表明:1)96年的人口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1981-96年的人口增量与人均耕地增量呈显著负相关,但在上游人口增量和耕地增量均呈显著正相关;2)96年的人口和耕地面积均显著大于81年的数值,但在下游96年人均耕地面积也有同样差别;3)“中游组”1981-96年耕地增长率显著高于“高山组”及“江边组”,而人均耕地增长率仅显著高于“江边组”,4)“中游组”和“江边组”村落的96年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大于“高山组”;5)三组村落人口增长率的差异不明显。上述结果暗示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进缓慢,而极低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及其差异并不影响人的经济活动,人口密集地方的植被因人类活动多而使其比人口疏散的地方差。总之,澜沧江中上游地区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路仍然很长。

Identificador

http://159.226.149.42/handle/152453/620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8182

Idioma(s)

中文

Fonte

武大勇.澜沧江云南段中上游沿江两岸(漫湾电站—德钦县城)人—地—植被关系的研究[硕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

Palavras-Chave #澜沧江 # 人口 # 耕地 # 成人受教育年限 # 交通 # 植被 # 可持续发展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