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江堰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控制区遗传变异与长寿的相关性研究


Autoria(s): 潘卉
Contribuinte(s)

张亚平

Data(s)

2010

Resumo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获得了更高的平均寿 命,很多国家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由于长寿具有遗传的倾向,所以 科学家们致力于人类长寿及衰老性疾病发生机理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使人类 在获得更长寿命的同时能够抵御或减缓老年性疾病的侵袭,远离衰老带来的 困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的重要细胞器,具有长度为约为16569bp 的环状 DNA 分子。在人类群体,特别是欧洲群体的相关性研究中,线粒体DNA (mtDNA)编码区和控制区的一些多态性位点显示出与长寿及衰老性疾病的 相关。特别是mtDNA 控制区的C150T 变异除了在多个长寿人群中富集之外, 更是具有改变mtDNA 重链复制起始位点的功能。 为了探讨mtDNA 控制区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长寿人群是否存在相关 性,本研究在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地区采集了556 名年龄90 至108 岁的互无 关系的长寿老人血液样本,其中男性202 名,女性354 名。同时还采集了 214 名长寿老人的亲属和312 名无关对照的血液样本,年龄分别在10 至69 岁之间和22 到73 岁之间。我们对这些样本的mtDNA 通过测序和RFLP 等 手段进行了扫描,采集并记录了mtDNA 单倍型类群信息和控制区位点多态 信息。 在该人群中,本研究发现mtDNA 的主要单倍型类群与长寿没有显著的 相关性,总体单倍型类群频率分布在三个组别中基本一致(p=0.318)。对 mtDNA 控制区C150T 变异的频率在三个组别中做了包括总体频率差异,区 分mtDNA 单倍型类群的频率差异,区分样本性别的频率差异以及mtDNA 单倍型类群与性别信息联合的频率差异的分析。虽然在个别的比较中得到了 显著差异,但经过多重检验校正后,结果均变得不显著。此外,对146、152189 和195 等四个同样处于mtDNA 控制区复制起始区域的变异位点的初步 分析,同样没有获得显著的差异。不支持此前在欧洲长寿人群和日本长寿人 群得到的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对mtDNA 控制区多态性与 长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mtDNA 与人类长寿的关系还有待于更深层次的 机理性研究和功能性研究来揭示。

Identificador

http://159.226.149.42/handle/152453/6513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7884

Idioma(s)

中文

Fonte

潘卉.中国都江堰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控制区遗传变异与长寿的相关性研究[博士].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Palavras-Chave #长寿 #中国汉族 #线粒体DNA(mtDNA) #相关性研究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