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III)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的研究,稀土复合氟化物电性、氧敏和氢敏性质


Autoria(s): 吴明梅
Data(s)

1993

Resumo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Cu(III)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的研究”;第二部分为“稀土复合氟化物的电性、氧敏和氢敏性质”。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制备了Na_4H[Cu(H_2TeO_6)_2]·17H_2O和Na_4K[Cu(HIO_6)_2]·12H_2O的Cu(III)单晶配合物。2.在比较相应的Cu(II)化合物的条件下,详细地研究了这二个Cu(III)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Cu2p光电子能谱,由于价态升高,场强参数增大,Cu(III)化合物的d-d跃迁相对于Cu(II)化合物d-d跃迁,发生“蓝移”。3.成功地实现了用O_3和电化学方法对强碱溶液中Cu(II)配合物的氧化,获得了二个新的Cu(III)固态配合物Ba_4K[Cu(H_2TeO_6)_2] (OH)_4·6H_2O和Ba_3K[Cu(HIO_6)_2] (KOH)_(0.5)(OH)_2·8H_2O利用化学分析、磁学性质、电子光谱和Cu2p XPS,对这二个化合物进行了表征。4.对BaCuO_(2.5)的合成、电学性质、磁学性质、Cu(III) ESR和Cu2p XPS进行了研究。5.以Na_4K[Cu(HIO_6)_2]·12H_2O和BaCuO_(2.5)为参照物,用电子光谱和Cu2p XPS,确认了YBa_2Cu_3O_(7-5)中的高价态的铜。6.考察了以Cu(III)化合物作为Cu部分原料所合成的YBCO系超导材料的电学性质。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测试了元件“BiF_3(Bi)/Ce_(0.95)Ca_(0.05)F_(2.95)/Pt”的氧敏、氢敏等性能。从室温到130 ℃,元件的氧敏机理为“双电子反应”,电动势(EMF)与氧分压遵循Nernst关系式。室温时,元件对空气中100Pa或1000Pa氢气的响应时间仅为15秒或短于5秒;氢分压在16Pa~1000Pa范围内,EMF与氢分压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斜率为-116mV/decade, 敏感机理表现为“混合电极电势”。元件具有良好的氢敏性能,并有一定的选择性。2.合成并测试了La_(1-x)Pb_xF_(3-x)(X = 0.00 ~ 0.15)的电导率,La_(0.95)Pb_(0.05)F_(2.95)的电导率最高,比LaF_3高约一个数量级。以La_(0.95)Pb_(0.05)F_(2.95)为固体电解质材料,Pd或Pt为敏感电极,BiF_3(Bi)或PbF_2(Pb)为参比电极,制成了四个元件。其中,“BiF_3(Bi)/La_(0.95)Pb_(0.05)F_(2.95)/Pt”具有最好的氧敏、氢敏性能。从室温到150 ℃,元件的EMF与1gPo_2附合Nernst关系式。150 ℃时,元件对氧气的响应时间仅为80秒。室温下,元件对空气中100Pa或1000Pa氢气的响应时间仅为75秒或15秒,元件的电动势EMF与氢分压的关系可表示为“E=E_o-96lgP_(H2)(mV)”。元件对CO有较差的敏感性能,而对空气中甲烷、乙烷或乙炔(≤1000Pa)不具敏感性能。3.合成并测试了Ln_(1-x)Pb_xF_(3-x)(Ln=Ce、Pr、Nd和Gd、Dy、Ho、Yb)的电性。前四个系列为离子导体材料,后三个系列可能为P型半导体。随着Ln原子序数增大,LnF_3导电性能变差;La~(3+)、Ce~(3+)、Pr~(3+)、Nd~(3+)与Pb~(2+)离子半径差异较小,LnF_3和PbF_2可以形成固溶体;而Gd~(3+)、Dy~(3+)、Ho~(3+)、Yb~(3+)与Pb~(2+)离子半径差异较大,LnF_3和PbF_2难以形成固溶体。

Identificador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541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6702

Idioma(s)

中文

Fonte

铜(III)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的研究,稀土复合氟化物电性、氧敏和氢敏性质.吴明梅[d].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93.20-25

Palavras-Chave #铜价态 #Cu(III)化合物 #电子光谱 #光电子能谱 #电子顺磁共振 #固体电解质 #稀土电解质 #稀土复合氟化物 #气敏元件 #氧敏性能 #氢敏性能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