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蓄电池锂合金负极的研究


Autoria(s): 霍国燕
Data(s)

1988

Resumo

锂电池是一种比能量高、工作温度范围宽的性能优良的非水电池体系。但是以纯锂作锂二次电池的负极主要存在锂枝晶以及表面惰化问题, 近年来文献上报道了不少锂合金负极材料,以期改善电极性能,但是仍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在工作研制了一种新型锂铝稀土合金负极材料。首先用熔盐电解法制备铝稀合金,随后电沉积锂形成锂-铝-稀土,电解质为1M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溶液。实际上充有氩气、且恒温在25 ± 1 ℃的手套箱中进行。在0-950 mV和-500-700 mV两个电位范围内比较了纯度为99.9%Al和99%Al形成锂铝稀土合金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在9-950 mV的电位范围内99.9%Al形成的锂铝-1%稀土合金电极(这里锂是欠电位沉积)比不加稀土的阳极峰电流提高约一倍,阳极峰面积增加50~60%。峰电位负移50 mV左右。在99%Al中添加稀土元素的影响比99.9%Al的要小一些,阳极峰电流只提高30%,峰电位负移15 mV,容量略有增加。在-500-700 mV范围的循环伏安曲线,锂的沉积属于非欠电位沉积。相当的锂沉积在电极表面。但其影响趋势与0-950 mV电位范围测取的循环伏安曲线基本一致。研究了一系列稀土添加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中的稀土含量在0.4~2%时,影响最明显,稀土含量为0.1%与5%时,循环伏安曲线与不含稀土的铝锂金相近。测取和锂铝和锂-铝-稀土合金电极的充放电曲线,添加稀土元素的影响趋势与循环伏安图的基本一致。在99.9%Al中添加1%稀土效果最好,充放电效率比不加稀土的提高30%。添加0.1%稀土的电极的充放电效率几乎不起作用。在99%Al中添加稀土元素对充放电效率的影响程度比99.9%Al的要低一些。测取了不同扫描速度下的锂-铝、锂-铝-稀土合金电极的循环伏安图。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0-950 mV的电位范围内,在大于5mV/Sec时,峰电流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在1mV/Sec-5mV/Se时,峰电流基本不变,在电位为-500-700 mV电位范围,扫描速度为1mV/Sec-10mV/Sec的范围,在第三、四周随扫描速度的增加阳极峰电流反而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扫描速度增加,阳极极化电流增大,新沉积的锂来不及向铝中扩散,而与溶液(PC)及其中杂质反应生成惰化膜,以致影响了它的阳极溶解过程。研究了三种不同纯度的铝(99%、99.9%、99.999%)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并用发射光谱分析了铝中杂质大致含量,由于杂质组成比较复杂,加之三种纯度铝的循环伏安图差别不大,因此难以判断不同杂质的利和弊。99.9%Al和99.9%Al+1%Re的锂合金负极与正极聚苯胺组成模拟电池,并且进行了充放电实验,容量可达5.4-6.1C/cm~2。比较了99.9%Al和99.9%Al+0.4%Re、99.9%Al+1%Re的锂合金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交流阻抗复数平面图。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半园直径增大,表明电极表面膜随放置时间不断生长,在铝合金中添加0.4%Re或1%Re,都使表面膜生长速度减慢,但是起始反应电阻比不加稀土元素的大。电极首先阳极充电10C/cm~2,随后分别在阴极极化,阳极极化条件下,测定的交流阻抗谱表明,添加稀土元素使锂-铝电极的反应电阻降低,电容增大。未经阻极预先充电的电极,在阴极低电流密度下,阻抗谱图由两个半园组成,随着阴极电流密度增大,半园逐渐缩小,并且低频区的小半园逐渐变小以致消失。X-射线的分析结果表明用电化学方法在电极上沉积锂,其表层形成Li-Al和Li_3Al_2,在电极表面存在Li_2CO_3和LiCl。在99.9%Al添加1%稀土元素,使电极表面的Li_2CO_3量增多。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电极表面有锂、铝、氧、碳和氯元素,与X-射线的分析结果一致,锂-铝-稀土合金电极表面的碳酸根含量比未加稀土元素的多。用Ar~+刻蚀后,添加稀土后表层锂元素含量比未加稀土的高。用不同方法所得实验结果都表明了锂-铝合金添加稀土元素的有益影响,可能是由于稀土元素的异质成核作用,改变了合金的结构,使得Li的扩散变得容易。根据实验结果,认为电极表面膜由两层组成,靠近电极一侧的为某种中间体;具有惰化膜的性质,靠近溶液一侧的为多孔的碳酸锂膜,按照这一模型讨论了添加稀土元素的影响。

Identificador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502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6507

Idioma(s)

中文

Fonte

锂蓄电池锂合金负极的研究.霍国燕[d].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88.20-25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