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选择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质


Autoria(s): 孙国英
Data(s)

2004

Resumo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功能磁共振成像(fuectional MRI)、灌注磁共振成像中erfusion MRI)、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llted MRI)等新M班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诊断应用中的普及,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大分子造影剂由于具有弛豫效率高、在血池中停留时间长及可能的组织、器官选择性等特点更是受到MRI造影剂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论文工作围绕新型MRI造影剂的研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归纳如下:(1)以天然多糖为载体的M斑造影剂设计合成了四种天然多糖修饰的Gd-DTPA配合物:AG-(Gd-DTPA)n、PQPS-(Gd-DTPA)n、GAPS-(Gd-DTPA)n和EAPS-(Gd-DTPA)。通过体外弛豫时间测试和体内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其弛豫性能、器官选择性、体内滞留时间和代谢情况,结合体外稳定性和溶血性综合评价了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多糖Gd-DTPA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弛豫性能相近,为Gd-DTPA的1.5-2.0倍,对肝脏信号的增强效果是Gd-DTPA的3.0倍左右,并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产生稳定良好的增强效果。肝脏信号的增强效果随多糖Gd-DTPA配合物分子量的增加基本呈现出升高趋势,表明分子量影响其肝脏分布,分子量越大越易于在肝脏积累。其中,AG-(GdDTPA)n表现出了良好的肝脏选择性和肾脏代谢性能,有望成为有前景的肝脏选择性造影剂。而EAPS-(Gd-DTPA)n在肾脏中的代谢速率较慢,这一特性在磁共振血管造影及灌注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中极有帮助。(2)稀土杂多配合物M班造影剂设计合成了三种夹心型稀土杂多配合物:K13[Gd(Siw11O39)]、K11H6[Gd3O3(SiWgO34)2]及K17[Gd(PZW17O61)2],通过体外弛豫性能、稳定性、溶血性及体内急性毒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对其体外体内的增强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K13[Gd(SIWllO39)2]和K17〔Gd(PZwl7o61)2]在水溶液中的弛豫效率略高于Gd-DTPA,而K11H6[Gd3O3(SiW9O34)2]在水溶液中的弛豫效率是Gd-DTPA的3.5倍左右。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K13[Gd(SIWll。动2]、K11H6[Gd3O3(siwgo34)2」和K17[Gd(P ZwI7o61)2]对肝脏产生的增强效果分别为Gd-DTPA的1.5、2.5和3.5倍左右,对肾脏的增强效果不及Gd-DTPA。通过与磷钨杂多配合物的比较发现,具有相同构型的稀土杂多配合物对肝脏和肾脏产生的增强效果相近,肝脏信号增强的顺序为Gd(凡wl7)2>Gd3(XW9)2>Gd(XW11)2,肾脏信号增强的顺序为Gd3(XW9)2≈Gd(XW11)2>Gd(X2W17)2。总体来说,稀土杂多配合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是由其构型、离子大小、所带负电荷等因素决定的,受结构中的杂原子影响不大。

Identificador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4431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6208

Idioma(s)

中文

Fonte

新型选择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质.孙国英[d].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4.20-25

Palavras-Chave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多糖 #稀土杂多配合物 #弛豫效率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