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NMR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稀土对大鼠代谢产物的影响及磁共振造影剂性质的研究


Autoria(s): 李晓晶
Data(s)

2000

Resumo

近年来,随着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灵敏度的提高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NMR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论文应用NMR技术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硝酸镧)对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对Wistar种大鼠按不同剂量给药(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后的尿液和血清中的代谢物质的~1H NMR谱数据进行研究,并结合血清、尿液中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指出稀土作用后大鼠肾脏的肾小管及肝脏线粒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随稀土摄入量的增多,损害程度越严重。并提出代谢物中尿素、Suc、Kg、Cit、DMA、DMG、TMAO和氨基酸等可以作为肾脏受损伤的NMR markers,而乙醇、Lac和Tau可作为肝脏受损伤的NMR markers。实验中最小剂量为0.05 mg La(NO_3)_3/kg体重,仍有机体受损的NMR信号,说明稀土的安全剂量小于这一数值。在临床磁共振成像中,造影剂是医学诊断中的一种重要辅助试剂。本文采用NMR水弛豫分析法研究了GdDTPA及Gd(cycle-DTPA-1,2-PN)、Gd(DTPA-BIN)在水溶液和BSA溶液中的弛豫性质,为研究顺磁性金属配合物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情况提供了有效方法;对配体cycle-DTPA-1,2-pn、DTPA-BIN做了~1H NMR滴定研究,得出其质子解离过程和解离常数,并采用半经验量化计算方法计算了两种配体的质子化过程,得到了与~1H NMR滴定一致的结果。结果表明将NMR实验和量化计算方法结合,是考察复杂配体热力学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Identificador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3977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5981

Idioma(s)

中文

Fonte

现代NMR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稀土对大鼠代谢产物的影响及磁共振造影剂性质的研究.李晓晶[d].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0.20-25

Palavras-Chave #核磁共振 #稀土 #代谢 #体液 #造影剂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