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1,4-聚丁二烯的形态和结构研究


Autoria(s): 蔡佳利
Data(s)

03/07/1999

Resumo

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将直接决定着材料的性能。当高聚物从一种结构变为另一种结构时,其材料的性能将发生改变。近来,M.Hikosaka根据聚乙烯结晶的特点,提出了“链滑移扩散理论”,认为对聚合物热处理时,其晶体片层增厚快慢与分子链的滑移扩散能力有关。反式1,4-聚丁二烯(TPBD)在常压下能以六方相稳定存在,是少有的几种具有六方相结构的聚合物。因为其六方相分子链具有较高的构象数,而各个构象之间由于能垒相差不大,构象之间很容易发生转变;因而分子链运动时相对容易,决定了六方相分子链之间的滑移扩散能力较强。为了验证M.Hikosaka的理论,特对样品在六方相温度范围进行热处理。另外由于TPBD在不同的温度下能以两种晶型稳定存在,这两种晶型之间是怎样转变的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而且通过电镜第一次摄得了单斜相和六方相共存的电子衍射。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下列研究。(1)以三氯化钒体系,稀土催化剂体系合成了两种分子量的反式1,4-聚丁二烯,用IR,NMR分析高分子量样品的反式1,4结构含量为96.2%,低分子量样品反式l,4结构含量为91.2%。对两种分子量样品进行DSC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样品的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均比高分子量样品低;用Thomoson-Gibbs方程计算了该样品的片层厚度,并与样品的SAXS实验结果对照,认为这种转变温度和熔点的差异除了与1,2-结构的含量有关外,也与不同分子量具有不同的片层厚度有很大关系。(2)对不同分子量的TPBD进行WAXD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相行为及单斜相向六方相的相转变过程。以PLM为手段跟踪观察了低分子量样品的相态转变,发现许多晶粒在相转变时从视场中消失。用电镜观察到了单斜相电子衍射,六方相电子衍射及单斜相和六方相共存的电子衍射, 并发现两相结构的形貌没有大的差别。(3)用Cerius~2软件模拟了单斜相结构和六方相结构的分子链堆砌,认为单斜相向六方相发生转变时,六方相分子链构象与单斜相分子链构象相比,有序度较低,从而使其堆砌结构变得松散。同时也模拟了单斜相和六方相在晶带轴为[001]方向的电子衍射,实验观察只能得到计算机模拟所得的单斜相和六方相内层的几个电子衍射点。(4)对低分子量样品在64 ℃热处理1小时后进行的DSC,WAXD,SAXS研究表明,样品的片层厚度显著增大,结晶度也相应提高。(5)研究了高分子量样品在85 ℃和低分子量样品在53 ℃热处理不同时间后,所得的DSC曲线。结果表明随时间增加,TPBD的转变峰温度值明显增加;而且发现在前5分钟内处理样品时,结晶度都有明显增加,处理样品5分钟以后结晶度增长缓慢。对高分子量样品四次升降温时,发现降温曲线有肩峰出现,但升温曲线没有肩峰出现,把肩峰的出现归结于有小尺寸亚稳定晶体的形成。(6)对高分子量样品的六方相等温结晶数据及对由熔体快速冷却到一定温度生成单斜相的等温结晶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平衡熔点为476K,比文献值高。并利用Thomoson-Gibbs方程,得到了单斜相和六方相的温度对尺寸倒数的相图,确定了在一定尺寸下单斜相和六方相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7)用电镜观察了在70 ℃热处理不同时间后所得形貌图,并讨论了样品在六方相中热处理时,样品聚集体的聚集方式。(8)研究了两种分子量样品溶液结晶时所得的球晶形貌,发现其结晶形貌与分子量有关,而且发现摄得的电子衍射是六方相电子衍射,而不是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单斜相电子衍射,认为是由于电子辐照使样品升温而发生了晶型转变。(9)用修饰后的Avrami方程,Ozawa,方程分别处理了TPBD非等温结晶数据,由Jeziorny修饰的Avrami方程分析显示TPBD的非等温结晶明显地分为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两个阶段,指数值n意味着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的成核种类,Ozawa方程分析不能很好地适用于TPBD的六方相非等温结晶数据,主要是由于Ozawa理论的不精确假定,如二次结晶,结晶温度对片层厚度相关性及整个结晶过程中恒定的冷却函数等。并由Kissinger方程得到六方相的结晶活化能为167.9kJ/mol。

Identificador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3893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95939

Idioma(s)

中文

Fonte

反式1,4-聚丁二烯的形态和结构研究.蔡佳利[d].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99.20-25

Palavras-Chave #反式1 #4-聚丁二烯 #形态结构 #结晶行为 #非等温动力学 #相态转变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