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蛙群三种蛙类核型及染色体带型的比较(英文)


Autoria(s): 刘万兆; 杨大同
Data(s)

1994

Resumo

本文比较了3种臭蛙,即云南臭蛙(R. andersonii)、无指盘臭蛙(R.grahami)和滇南臭蛙(R.tiennanensis)的核型、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区(Ag-NORs)。结果表明,3种臭蛙的核型均为2n=26(NF=52),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与蛙科大多数种类的核型相似,但是染色体形态和次缢痕的位置和数目有差异。其中,云南臭蛙和无指盘臭蛙的核型相似程度比较大,与其他已报道的臭蛙类的核型相差不大,而滇南臭蛙的核型比较特殊,与其他臭蛙类的核型存在显著差异。 C-带技术显示的结果表明,3种臭蛙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有比较显著的C-带,而居间区C-带和端点C-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3种中,滇南臭蛙的C-带带型比较特殊。有趣的是在研究中还发现,云南臭蛙的早中期细胞(染色体很长)染色体上发现了很多结构异染色质区,除着丝点C-带外,几乎所有的染色体上都有居间区或端点C-带,而在晚中期细胞中所观察到的C-带数目却较少,除着丝点外,只在少数染色体上发现了C-带。 云南臭蛙和无指盘臭蛙的Ag-NORs位于第10对染色体的长臂上,与该染色体上的次缢痕位置相对应,而滇南臭蛙的Ag-NORs位于第6...

Identificador

http://159.226.149.42/handle/152453/124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50096

Idioma(s)

中文

Fonte

刘万兆, 杨大同.臭蛙群三种蛙类核型及染色体带型的比较(英文).动物学研究,1994,15(增刊):166-174

Palavras-Chave #蛙科 #蛙属 #核型 #C-带 #Ag-NORs
Tipo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