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和灰叶猴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研究


Autoria(s): 张亚平; 施立明
Data(s)

1993

Resumo

以15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黑叶猴和灰叶猴种内及种间m+DNA多态。从各个样品中分别检出了41—50个酶切位点。综合1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类型, 在2只黑叶猴和2只灰叶猴中分别检出了两种限制性类型, 并与其4个地理来源相对应。结合恒河猴和红面猴的资料, 构建了4种猴科动物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 黑叶猴和灰叶猴种的分歧分别始于30和35万年以前, 两种叶猴的分离始于190万年以前, 猴亚科和疣猴亚科的分离应早于1100万年。叶猴属在中国的 扩散不是很晚才发生的。图2表2参15

Identificador

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222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7109

Direitos

黑叶猴和灰叶猴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研究

Fonte

张亚平;施立明.黑叶猴和灰叶猴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研究,14,263-269,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叶猴属():

Palavras-Chave #叶猴属;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多态现象;系统发育 #线粒体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叶猴属
Tipo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