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两种引种海桑属红树植物的竞争关系


Autoria(s): 曾雪琴
Contribuinte(s)

林光辉

Data(s)

2008

Resumo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海岸生态关键区。近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我国红树林面积日益减少,面临濒危的境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有关研究人员和组织的焦点。引种是红树林恢复最重要的手段。无瓣海桑和海桑作为很有发展前景的红树林造林树种,已经成为了东南沿海一带主要的引种红树种。 海桑和无瓣海桑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同时被引种到同一生境中。为了比较两个种之间的生长趋势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本实验采用替代序列设计,对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海桑(S. caseolaris)的竞争进行了研究,于2005年8月~2007年8月期间对无瓣海桑和海桑的形态学指标、生理学指标以及营养元素的分配进行了连续测定,采用多个竞争系数评估两个种的竞争。结果表明: 1. 在生物量及其它形态学指标的测定中,海桑比无瓣海桑具有显著的优势,说明海桑具有更强的生长优势,对深圳湾的生境更加适应。通过对无瓣海桑和海桑竞争系数的计算,发现无瓣海桑和海桑之间存在对相同资源的竞争,海桑的相对竞争能力比无瓣海桑强,而受到的竞争抑制小于无瓣海桑。 2. 海桑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无瓣海桑,同时无瓣海桑在混种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净光合速率,说明种间竞争对无瓣海桑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同时,种间竞争也对无瓣海桑的水分利用效率、光合N利用效率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两个种之间的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 3. 植物光合叶片的N含量水平越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N利用效率越高,而光合叶片的C/N值越低。海桑在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方面具有优势,进一步解释了海桑的竞争机制。 在深圳湾,引入种海桑比无瓣海桑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加强对海桑属外来种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海桑的研究,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对于海桑属外来种是否能引起生物入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527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1891

Idioma(s)

ch

Fonte

曾雪琴.深圳湾两种引种海桑属红树植物的竞争关系.[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2008.资料索取号:SS/:33/2008

Palavras-Chave #生态学 #引入种 #红树植物 #竞争 #营养元素 #光合作用 #Introduced species #Mangroves #Competition #Nutrition elements #Photosynthesis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