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栎树在中国的地理替代分布及其气候制约


Autoria(s): 田佳倩
Contribuinte(s)

孙建新

郭柯

Data(s)

2007

Resumo

栎属(Quercus L.)按落叶习性可自然分为落叶类型和常绿类型,我国落叶栎类共有20个种和9个变种。落叶栎是栎属中较为进化的一个类群,源于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除新疆外,全国各省都有落叶栎的天然分布,一些亲缘关系密切的树种之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格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应用BIOCLIM模型模拟预测落叶栎类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其目前的分布格局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趋势;(2)分析造成落叶栎树地理替代分布格局的主导气候因子,探讨气候因子对不同落叶栎树种地理分布格局的制约作用。 本文以16个在中国具有成片天然分布区的落叶栎树种(包括变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核对的标本数据以及13个栅格化环境变量图层(分辨率为1km×1km),按照分类(全国广布型、南方广布型、南方狭域型和北方狭域型)和不分类(全部16种)两种处理方式,通过BIOCLIM模型模拟得出了它们的潜在核心分布区和潜在边缘分布区。在运行模型之前,除必选的海拔高程图层外,采用了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从30个候选的气候变量图层中筛选出对相应落叶栎树种的地理分布格局有较大影响的12个图层作为输入图层。然后,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处理所得模拟结果的ROC(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曲线下方面积AUC(Area Under the Curve),同时结合文献分析来推测不同落叶栎树种地理分布格局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且种源传播不受阻碍的情况下,全国广布型和南方广布型落叶栎目前的分布格局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有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南方狭域型和北方狭域型落叶栎的分布格局则基本保持稳定,短期内发生扩散的可能很小。 论文中计算了每个落叶栎树种所在分布范围的气候指标(共11个),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以蒙古栎(Q. mongolica)、辽东栎(Q. wutaishanica)与槲栎(Q. aliena)、锐齿槲栎(Q. aliena var. acuteserrata)、北京槲栎(Q. aliena var. pekingensis)这两组地理替代系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气候因子对其地理替代分布格局的主导作用。结果表明,冬季的低温、较高的气温年较差和大陆度是蒙古栎向东北替代辽东栎的主要原因;槲栎向北被北京槲栎和锐齿槲栎替代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高温和冬季高温对其分布的双重制约;除最暖月(7月)最高温外,北京槲栎的各项水热指标与另两种槲栎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冬季低温和较大的年较差的适应可能是限制其向南分布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最后部分的内容是对不同类型落叶栎分布区的气候参数进行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温度是制约落叶栎分布的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寒冷程度和冬季的低温则对其在大尺度范围的扩散有较大影响;另外,降水、年较差与大陆度对落叶栎的向北分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487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1851

Idioma(s)

ch

Fonte

田佳倩.落叶栎树在中国的地理替代分布及其气候制约.[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2007.资料索取号:SS/:35/2007

Palavras-Chave #生态学 #落叶栎 #地理替代分布 #潜在分布区 #气候制约因子 #BIOCLIM模型 #主成分分析 #Deciduous oak #Differentiated distribution #Potential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climatic factors #BIOCLIM mode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