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地耳和发菜的固氮特性及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Autoria(s): 徐兴良
Contribuinte(s)

关秀清

陈佐忠

Data(s)

1999

Resumo

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上的固氮蓝藻-普通念珠藻和发状念珠藻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生态特点、形态结构、生物量及不同条件下的固氮活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降水与气温状况对其年固氮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同发状念珠藻相比,普通念珠藻的分布更为广泛,其形态也有较大的差异。普通念珠藻的生物量在以禾本科为主的退化草场和沙地上较大,在pH值偏碱、含水量300%和温度30℃的情况下,其固氮活性较高,达2500nmolC2H2/g•h(干重)以上,年固氮量也高达4.19kg/h.m2,占草原氮素总输出的10%左右。由此可见,在维持干旱半干旱草原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中,固氮蓝藻这类低等固氮植物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16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1521

Idioma(s)

ch

Fonte

徐兴良.内蒙古草原地耳和发菜的固氮特性及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1999.资料索取号:SS/:8/1999

Palavras-Chave #细胞生物学 #固氮蓝藻 #地耳 #发菜 #固氮特性 #氮素循环 #内蒙草原 #Nitrogen fixing blue algae #Nostoc commune #Nostoc flagelliforme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fixation #Nitrogen cycl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