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幼胚培养及胚胎发生的研究
Contribuinte(s) |
王伏雄 郭仲琛 |
---|---|
Data(s) |
1986
|
Resumo |
对向日葵幼胚进行了培养试验,不同品种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其中三道眉和白葵杂一号反应较为良好。所用培养基MS(Murashige和SKoog)、White(1963)、B5(1968)和Nitsoh(1969)中,B5培养基最为适宜幼胚培养。对各种植物激素进行了单项和综合作用的实验。在单项实验中,激素奈乙酸和脱落酸主要促进幼胚胚性生长。在激动素和乙烯利中培养20天,赤霉素培养30天,胚均产生了愈伤组织。激动素和赤霉素在低浓度(0.5ppm,1.0ppm)时,并可促进叶绿素的产生。培养40天后激动素还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芽。脱落酸在浓度为0.5-10.0ppm时使向日葵心形胚进行胚性生长,但长到2毫米长度后,即停止,这时用椰乳处理能打破这种抑制状况,重新使胚继续发育形成实生苗。高浓度乙烯利(5.0-10.0ppm)不仅使幼胚产生愈伤组织,而且使其产生根,高浓度乙烯利似乎表现出了类似于生长素对向日葵幼胚的生理作用。在综合实验中,吲哚乙酸IAA与激动素Kt的配合使用对幼胚的分化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当Kt/IAA比例低时,幼胚只有根伸长;当Kt/IAA比例高时,幼胚只有芽伸长。天然提取物同样对幼胚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胚胎培养技术培养杂种胚可以避免杂种胚的败育。向日葵属的野生种与向日葵栽培种的杂种幼胚培养在B5培养基成份再加上氨基酸、蔗糖和激素配制成的胚胎生长培养基上,获得充分发育的杂种胚,把杂种胚转入只含无机盐和蔗糖的萌发培养基,发育成实生苗,最后移入土壤直至开花。 在Nitsch培养基补加玉米素(0.5-15.0ppm)或2.4-D(0.5-4.0ppm)能诱导向日葵幼胚进行胚胎发生,在高浓度玉米素(15.0ppm)的作用下,出现了较高的发生频率;市浓度蔗糖(20%)加玉米素(1.0ppm)相对于低浓度的蔗糖(15%),胚胎发生的频率较高。围绕着这一工作进行了光镜与电镜的观察。胚状体大量产生可以解决杂种胚在育种中的数量问题,为向日葵杂种胚的应用可能提供一种有用的方法。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ch |
Fonte |
李映红.向日葵幼胚培养及胚胎发生的研究.[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1986.资料索取号:SS/:4/1986 |
Palavras-Chave | #植物学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