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野生兰科植物保育生物学研究


Autoria(s): 宋希强
Contribuinte(s)

杨亲二

罗毅波

Data(s)

2009

Resumo

兰科(Orchidaceae)是高等植物中第二大科,包括石斛属在内的许多种类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过度采挖和商业利用及原生境丧失致使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兰科植物种类日趋濒危。本研究以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为对象,从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菌根体系的建立和重引入实施工程等方面开展工作,研究结果如下: 1)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2个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属,6个中国新记录种及11个海南新记录种。其中,2个新种为长筒天麻Gastrodia longitubularis和芳香白点兰Thrixspermum odoratum;1个中国新记录属为小囊兰属Micropera;6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疏花羊耳蒜Liparis sparsiflora、三色槌柱兰Malleola insectifera.、红花小囊兰Micropera poilanei、美丽云叶兰Nephelaphyllum pulchrum、腐生齿唇兰Odontochilus saprophyticu和白花曲唇兰Panisea albiflora;11个海南新记录种,分别为密花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金唇兰Chrysoglossum ornatum、勐海隔距兰Cleisostoma menghaiense、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滇南翻唇兰Hetaeria rubens、心叶球柄兰Mischobulbum cordifolium、毛叶芋兰Nerviliaplicata、平卧曲唇兰Panisea cavalerei、云南曲唇兰Panisea yunnanensisi及台湾白点兰Thrixspermum formosanum。 2)海南琼北火山岩地区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兰科植物10属14种,成斑块状分布;其区系成分单一,生活型不全面;附主植物种类多样,人工种植的经济作物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主要附生宿主。生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琼北火山岩地区独特的地质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是影响该地区兰科植物种类数量的主要因素。人工干扰所致的植被破坏、生境破碎化是该地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丧失的主导因素。 3)以我国兰科海南特有种-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 TangetWang)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石斛附生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结果将22个样方划分为2个植被类型、5个群系、7个群丛组;并分别对各群丛组的生境特点、植被树种组成作了论述。DCA二维排序图较好地验证了TWINSPAN的分类结果,并客观地反映了群落的生境特征。随着海拔逐渐升高,华石斛附生群落植被类型从山地常绿林逐渐过渡到高山苔藓矮林,群落中的优势种由喜高温耐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树种逐渐演变为耐低温喜湿的亚热带、温带树种。华石斛在主要群落类型群系间、群丛组内的数量、密度和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较大差异,以具通风、凉爽和高湿环境的高山苔藓矮林附生数量最多。附生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反映了华石斛对多样生境的适应性。华石斛附生群落植被类型群丛组的划分,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海南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山地常绿林和高山矮林的划分,有助于了解华石斛自然居群的生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华石斛的保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4)兰科菌根菌对兰花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起了重要作用,在成年阶段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解东南亚特有种五唇兰的菌根形态和菌根真菌的动态侵染过程,对不同生境下两种变异类型(叶背绿色和叶背紫色)的成年植株菌根分三个时间段采样并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成年的五唇兰植株与菌根真菌有着密切关系,菌丝的侵染、定殖和消解程度随着生长发育变化而变化;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都发现菌丝结,这两个阶段的菌丝特征有所不同;而在休眠阶段的菌根中观察不到菌丝结;不同生境和不同变异类型的菌根结构无明显区别。 5)利用种子原地共生萌发技术,通过种子预处理及播种等技术的不断完善,获得了大量种子萌发原球茎;初步揭示了华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规律。结果表明:10%NaOH浸泡10min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华石斛种子萌发率;原生境人工播种明显提高了萌发的原球茎数及宿主原球茎产生率;但不同附生宿主间存在差异,自然萌发原球茎数非常低。播种后2.5个月左右种子开始萌发,4.5个月左右达到高峰,在6.5个月原球茎数基本趋于稳定。 6)华石斛菌根化苗重引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筛选的有益真菌与原生境下筛选有益真菌存在一定差异。菌根化苗重引入野外生境,3个月后以12号华石斛菌根化苗生长最好,3、9号华石斛菌根化苗生长较正常,而7、10号两种华石斛菌根化苗叶片受损或死亡,无菌组培苗基本已死亡;华石斛菌根化苗成活率在50%以上,而对照几乎全部死亡;从菌根化苗长势评价,3、9、12号3个内生真菌华石斛菌根化苗生长较好,为真正有益共生真菌。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624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0418

Idioma(s)

中文

Fonte

宋希强.海南野生兰科植物保育生物学研究.[中科院植物所 博士后 学位论文].2009.资料索取号:BH/:6/2009

Palavras-Chave #生物学 #兰科植物 #新记录 #菌根真菌 #群落分类 #原地共生萌发 #生境破碎化 #重引入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