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科毛泡桐花对称性基因的分离和表达研究


Autoria(s): 闫丹
Contribuinte(s)

王印政

Data(s)

2007

Resumo

花两侧对称性的获得是由多次独立的进化事件而完成。在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花两侧对称性在植物的适应辐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在模式植物金鱼草中,CYCLOIDEA(CYC)是控制花对称性的关键基因。近年来,CYC 基因的同源基因已经在多个类群中被分离出来,并开展了CYC 类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其与花对称性表型进化相关关系的研究。 泡桐属是模式植物金鱼草的一个近缘类群,我们从泡桐属的毛泡桐中分离出了CYC基因的两个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PtCYC1 和PtCYC2 。组织特异性RT-PCR显示他们的表达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毛泡桐中PtCYC1 基因的表达模式与 CYC 基因在金鱼草中和 McCYC 基因在M. confertiflora 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和RgCYC 在地黄(Rehmannia)中的表达模式十分相似。PtCYC1 基因在近轴区域的强烈表达可能与毛泡桐近轴雄蕊的缺失有关。 尽管PtCYC1和M. confertiflora 中的McCYC 基因均从近轴雄蕊延伸到了两侧雄蕊,但PtCYC1 基因的后期表达较弱。因此,毛泡桐中的两侧雄蕊的发育并没有像M. confertiflora 中的两侧雄蕊受到强烈的抑制而成为退化雄蕊,仅仅使得两侧雄蕊短于两个远轴雄蕊从而在毛泡桐中形成二强雄蕊。地黄属和泡桐属两侧对称花的显著特征是缺乏近轴雄蕊。PtCYC1 和RgCYC基因的表达模式的高度一致显示出近轴雄蕊的缺失可能和CYC类基因的强烈表达有关。十分有趣的是毛泡桐中PtCYC2 基因在各个区域均没有表达。对于PtCYC2 基因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945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0367

Idioma(s)

ch

Fonte

闫丹.玄参科毛泡桐花对称性基因的分离和表达研究.[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2007.资料索取号:SS/:39/2007

Palavras-Chave #植物学 #花两侧对称性 #表达模式 #CYCLOIDEA #同源基因 #毛泡桐 #Lateral floral symmetry #Expression pattern #CYCLOIDEA (CYC) #Paulownia tomentosa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