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Ma B. P.南海南部深海沉积物孢粉记录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Autoria(s): 袁金红
Contribuinte(s)

徐兆良

罗运利

Data(s)

2005

Resumo

为了重建东亚季风区域2.5MaB.P.前后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历史,更好地了解低纬度地区植被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本研究选择了南海南部ODP1143站深海沉积物中的孢粉样品进行研究。通过高分辨率(7ka)的孢粉样品的分析研究,建立起3.0~2.0MaB.P.时段南海深海沉积孢粉组合序列,系统建立了这一时段植被演替序列。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2.5MaB.P.前后气候变化在南海周边地区植被演替中的响应,为探索和揭示东亚古季风及古环境演变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ODP 1143站位于南沙海区,北纬9º22´,东经113º17´,深海柱状样采于水深2772m的大陆坡。本研究以生物地层学和氧同位素年代学为依据建立了年龄框架,对1143站135~95m(3.0~2.6 Ma B. P.)深海沉积中的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3.0~2.0MaB.P.时段南海深海沉积孢粉组合序列。孢粉样品处理方法主要是用盐酸去掉钙质和氢氟酸浸泡溶解硅质后,再用筛子将样品在超声波发生器中震荡过滤。孢粉的鉴定和统计在光学透视显微镜下完成。研究结果表明: 1、孢粉谱的主要特征是沉积率变化显著。与3.0~2.6 Ma B. P. 相比,2.6~2.0 Ma B. P.各类型花粉及孢子沉积率均有显著提高。该结果表明2.6 Ma B. P.南海海平面有显著下降,可与北半球冰盖形成、东亚季风增强相对应。 2、2.6 Ma B. P.以来,各类型孢粉沉积率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分期相对应,代表了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该结果表明南海海平面曾有多次上升和下降。 3、频谱分析结果表明,3.0~2.0 Ma B. P.存在0.1 Ma(偏心率)和46.9ka(斜率)的周期。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835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0309

Idioma(s)

ch

Fonte

袁金红.3.0~2.0Ma B. P.南海南部深海沉积物孢粉记录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资料索取号:SS/:11/2005

Palavras-Chave #植物学 #南海南部 #ODP1143站 #孢粉组合 #沉积率 #3.0~2.0 Ma B. P. #South China Sea #ODP Site 1143 #pollen assemblage #influx #3.0~2.0 Ma B. P.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