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杉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位置的研究一兼论松科的分子系统学


Autoria(s): 汪小全
Contribuinte(s)

洪德元

Data(s)

1997

Resumo

银杉属Cathaya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和匡可任建立的松科单型属,该属是否成立及该属在松科中的系统位置至今仍众说不一。银杉Cathazyaargyro phylla是银杉属的唯一幸存种,被誉为第三纪的活化石,并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也是世界植物红皮书所列少数几种濒危裸子植物之一,保护区虽已设立数个,但该物种的濒危原因仍为未解之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松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探讨了银杉属的系统位置及松科的属间关系,并通过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探讨了银杉的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 1.松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为选取合适的分子标记,本文先探讨了ITS-1在松科等裸子植物中的系统学价值。对1 6种裸子植物(其中含松科10属12种)的ITS-1的扩增结果如下:ITS-1在裸子植物属闻存在极大的长度变异(约600-2600bp),因而不适用于属级以上的系统学研究;在同属种中,ITs-1的长度虽较一致,但与被子植物的ITS-1相比,裸子植物的ITS-1太长(如在松属中超过2600bp),难以进行大规模研究。银杉属ITS-1的扩增产物中,一个片段的长度与松属ITS-1的长度相当,另一个片段的长度与云杉属ITS-l的长度相当,这三属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在松科植物ITS-1的研究中必须注意真菌“污染”这一问题。 由于ITS不适用于裸子植物属间关系的研究,因而本文运用rbcL-accD基因片段及trnK基因的PCR-RFLP分析探讨银杉属的系统位置及松科的属间关系。rbcL和trnK虽然都是叶绿体基因,但位于trnK内含子区的natK基因与rbcL基因在所受的选择压及进化速率上相差甚远,通过这两个基因研究结果的比较有助于评价系统树的可靠性。此外,考虑到松科的10个属中有9个属的rbcL基因序列已被测定,我们补测了银杉属的rbcL基因序列,进而对松科10个属的rbcL基因序列进行了全面分析。PCR -RFLP分析及rbcL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如下: A. PCR扩增的松科rbcL-accD基因片段均长约2550bp,属间没有明显的长度变异,1 8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酶切及7种组合双酶切共获得86个酶切位点,其中54个为变异位点。PAUP和MEGA软件分析均表明:银杉属、松属、黄杉属和落叶松属构成一个单系群,且银杉属与松属的关系似乎近于它与另外二属的关系,但这一结果来得到bootstrap分析的较强支持;黄杉属近缘于落叶松属;冷杉属近缘于油杉属。 B.PCR扩增出的松科trnK基因均长约2557bp,在属间也没有明显的长度变异。16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酶切及7种组合双酶切共获得92个酶切位点,其中68个为变异位点。变异位点中的35个具有系统发育信息,其中28个位于matK基因上。分布于整个trnK基因上的informative位点和仅分布于matK基因上的informative位点分别用于PAUP(version 3.1.1)分析,且PAUP分析中分别用Wagner简约法和Dollo筒约法构建系统树。总体看来,Wager简约树和Dono简约树的结构基本一致(Cedrus的位置除外):Abies、Keteleeria、Tsuga和Pseudolarix分为一支,且这一支在所有的简约树中均得到分辨;Pseudotsuga近缘于Larix,而Abkes相对近缘于Keteleeria; Cathaya与Ables-Keteleeria-Pseudolarix-Tsuga这一支的关系较远,它与松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但b∞tstrap分析也不支持它与任何一个属有很近的关 系,说明Cathaya是比较孤立的一个属。Cedrus的位置较特殊,在Wagner简约树中它位于松属以外的其它8个属的基部(因松属为外类群),而在Dollo筒约树中它位于Al}ies-Kete~eer uz-Pseudo/zr/x- Tsuga达一支的基部,并且它与这一支的关系得到了bootstrap分析的较强支持。 C.银杉的rbeL基因长1425bp,其序列与松科其它9个属的rbcL基因序列均有较大差异,从遗传距离(Mega软件中的P-distance)上看,银杉属作为一个属是无可非议的。PAUp和Mega软件分析均表现:Abies、Keteleeria、Pseudolter和Tsuga分为一支,且Cathaya与这一支的关系较远;Pseuaiotsuga近缘于Larix,且这二属间的关系得到了bootstrap分析的强烈支持;Abies近缘于Keteleeria,Pseudolarix近缘于Tsuga,且这两支也得到了bootstrap分析的较强支持;Cathaya与Pinus聚为一支,但支持强度不高。Cetirus的位置与trnK基因的PCR-RFLP分析结果极为相似。 根据rbcL-accD基因片段及trnK基因的PCR-RFLP分析以及rbcL基因的序列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Cathaya作为一个属不仅是成立的,而且是一个较为孤立的属,将它置于其它任何属内都是不正确的,该属与Abies-Keteleer ia-Pseudolarx-Tsuga这一支的关系较远,相对而言Cathaya与Pinus的关系可能稍近一些。<2>松科主要分为两大支:一支含Abies、KeteZeera、Pseudolarx和Tsuga,该支中Abies近缘于KetelaeriaPseudolarix近缘于Tsuga;另一支含Pseudotsuga、Larix、Cathaya、Pinus和Picete,该支中Pseudotsuga明显近缘于Larix;Cedrus可能更近于Abies-Keteleeria-Pseudolarix-Tsuga这一支。 2.银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银杉的1 1 3个个体(分别采自现存全部4个居群:金佛山、花坪、大瑶山和八西山)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21个1O-mer的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1个位点,其中42个位点是多态的,占37%,这一多态位点百分率仅为裸子植物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值的一半左右,说明银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低。对多态位点的分析发现银杉屠群内发生了十分严重的遗传漂变,因而导致屠群间的强烈分化。AMOVA分析表明:银杉的遗传变异中,34.7%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闻,这一数值是裸子植物GST平均值(6。8%)的5倍多;在金佛山屠群中,1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亚居群间,这一数值也是裸子植物GsT平均值的两倍多。银杉的这一居群遗传结构与其它裸子植物的居群遗传结构截然不同。此外,我们提出了度量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分化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发现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高低与生境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银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低,其适应幅必然很窄,且由于严重的遗传漂变导致居群间的强烈分化,使基因流受阻,进而产生严重的近交,近交又使银杉的适应能力进一步下降,并使极为有限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丧失,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银杉濒危程度的加剧,甚至绝灭。 鉴于银杉独特的居群遗传结构,即有相当大一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之间,取样保护时,不仅要在每个居群中取足够多的个体,而且要在尽可能多的居群中取样。就原地保护而言,由于每个居群和亚居群都有独特的基因型,因而都具有保护价值。另外,人工加强居群间的基因流(如人工授粉)对提高银杉各居群的适应能力肯定是有益的。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697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0237

Idioma(s)

ch

Fonte

汪小全 .银杉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位置的研究一兼论松科的分子系统学.[中科院植物所博士 学位论文].1997.资料索取号:BS/:13/1997

Palavras-Chave #植物学 #植物分子系统学 #银杉 #遗传多样性 #系统位置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