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resultados para protozoal DNA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鸟类分类是鸟类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近年来分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鸟类分类学和鸟类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给传统的系统分类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Tautz等于2002年首先提出运用DNA序列作为生物分类系统的主要平台,即DNA分类学(DNA Taxonomy).而Hebert等于2003年则首次提出了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的概念,并对其物种分类和鉴定意义予以肯定,建议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I)的特定区段来做DNA条形编码的基础.在鸟类DNA分类方面,国内学者应用线粒体基因Cut b,COI,c-mos,c-myc,12s rRNA,16s rRNA,ND2,ND3,CR,RAG-1以及核基因myoglobin introⅡ等不同片段对很多类群进行了分类探讨和系统发育研究.但是主要集中在鸡形目及雀形目鸟类.中国是鸟类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近年来很多亚种、种及以上分类阶元依然存在问题,因此,中国鸟类物种的分类地位、系统发育与演化关系等依然有很多问题等待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基于COI的鸟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有了一些报道,但是真正的DNA条形码工作尚需继续、深入地开展.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贵州5种蝙蝠科蝙蝠的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爪哇伏翼的相应序列,以Pteropus dasymallus,P.scapulatus,Rousettus aegyptiacus为外群,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分析了这6种蝙蝠科蝙蝠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贝叶斯,ML树中,这6种蝙蝠科的蝙蝠可分为3个分支:亚洲长翼蝠是第1个独立出来的分支;白腹管鼻蝠是继亚洲长翼蝠之后第2个分离出来的分支;第3个分支又分为两支,一支由大鼠耳蝠和小鼠耳蝠组成,另一支由南蝠和爪哇伏翼组成,支持将这4种蝙蝠同归于蝙蝠亚科的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鼠耳蝠属和管鼻蝠亚科之间的姐妹类群关系,也不支持将鼠耳属提升为亚科.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来自7个地区的14只中国貉(Nyctereutesprocyonides)进行了mtDNA的RFLP分析,并构建了貉mtDNA的限制酶物理图谱。根据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UPG分子系统树,结合形态、地理分布资料对中国貉的亚种分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貉的指名亚种已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对于分类地位没有确定的华北和陕西群体,建议将它们各自单独定为一个亚种;中国貉最先发生南北分歧,然后发生东西分歧。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肤核酸记, 是一种核酸类似物, 它的骨架以假肤键代替了原来的糖一磷酸 骨架结合到核酸双螺旋上形成三螺旋的过程是作用于核酸双螺旋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但到目前为止, 由于缺乏· 三螺旋的晶体结构数据, 关于· 三螺旋的构象特征 以及维持其构象作用力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本文较成功地搭建了· 三螺旋结构模 型经过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后, 系统分析了它们的构象及其作用力为肤核酸在反义和反基因策略 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指导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RAPD、PCR、RFLP、分子杂交等分子生物学 技术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态、分子进化等,必 须以DNA作为模板,目前所见有关DNA提取纯化的 报道均用活体或冰冻蜜蜂,这给样品采集、保存带来不 便。本实验以采自云南不同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的蜜蜂 乙醇(75%)浸泡标本为材料,参照王文(1994年)的蛋 白酶K提取法并加以改进,对DNA进行提取纯化。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云南马关县矮马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解德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爱华,林世英高等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环状的核外遗传物质,而核外遗传又是母体遗传,不发生重组,mtDNA对于研究亲缘关系较近的群...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三螺旋DNA 中胞嘧啶被5 - 溴胞嘧啶取代后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建立CGC , CGBrC , BrCGC 和BrCGBrC 4 种模型, 并采用Insight Ⅱ软件包中的Discover 程序进行计算模拟, 发现用5 - 溴胞嘧啶取代三 螺旋DNA 分子中的胞嘧啶后, 整个分子的稳定性有所降低。同时, 当用5 - 溴胞嘧啶取代三螺旋DNA 不 同链上的胞嘧啶时, 被取代链的碱基堆积能显著增高, 导致分子链内稳定性降低, 但被取代链和相邻链间 相互作用能有所降低, 使得链间作用趋向稳定。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表明, 在现生麂类中, 黑麂和贡山麂之间的亲缘关系最 近, 遗传距离为P=0.0126, 两者在大约距今0.6Ma前开始分化; 赤麂、黑麂和小麂之间的亲 缘关系比较复杂。毛冠麂与麂属动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P=0.0684), 林麂与它们的关系则远(P=0.119)。图3表3参19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文按照经验的多原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势研究了在三碱基体(triplet)中, 两两碱基间的共平面相互作用. 作者以22个三碱基体的结构为理论模型, 分别计算了 Watson—Crick 氢键碱基配对, Hoogsteen 氢键碱基配对和其它形式(包括失配碱基对)的氢键碱基配对的总能量,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结论, 这一工作对于进一步从理论上探索多种形式的氢键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将是有益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DNA 中胞嘧啶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是一个很有兴趣的生物学问题. 该文以d(CGCGAATTCGCG)为对象用分子模建、能量优化、均方根偏离分析等方法, 从理论上探讨了胞嘧啶甲基化对 DNA 精细结构起伏的影响, 证实了甲基化作用主要引起5-甲基胞嘧啶所在局部位置的DNA精细结构发生变化, 而糖链部分发生的变化远大于碱基部分发生的变化。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们从Genbank中选取灵长类、啮齿类、无脊椎类及细菌类的一部分DNA 序列作了统计分析.为克服信息度量D。的某些不足,引入了DI, . DI。和S三种信息统 计量,得到了各大类及各类间差异的有关信息.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9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家犬、狼、赤狐、貉共7只动物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tDNA PFLP), 通过双酶解法构建各种动物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用UPG法、NJ法和简略法分析这些动物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犬的各体差异小, 而赤狐的各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非常高; 犬和狼的亲缘关系很近, 应是同一种动物; 在属间关系中, 犬属与狐属的关系较接近, 貉属是一个较早分化的独立分支。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人源小卫星探针33.6和33.15获得了两个家系猪的DNA指纹图谱。通过对F1和F2代家系分析,证实DNA指纹图带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在家系2(探针33.6)的1个后代中发现了一条新突变带。文中还对这两个探针检测到的位点数进行了估测。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文详细总结了近年来三螺旋DNA的结构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分析了各种因素(例如pH、抗衡离子、温度等)对三螺旋稳定性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些在三螺旋DNA中富有挑战性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