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 resultados para 188 rDNA
Resumo:
抗氧化防御系统在植物抗旱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本试验采用PEG胁迫和叶片35℃烘干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蚕豆叶片SOD、POD、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抗氧化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活性升高;随胁迫程度增加SOD活性活性降低,P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性不明显。总体而言,SOD活性对胁迫的耐受性更强。
Resumo:
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淹水培养后的模拟铬污染土壤为供试材料,通过直接提取土壤中总细菌DNA,利用细菌专一引物克隆细菌16S rDNA片段,分别建立克隆文库。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比较了土壤淹水10 d(对照,S1)、添加Cr(Ⅵ)淹水10 d(S2)、添加Cr(Ⅵ)和Fe(OH)3淹水10 d(S3)及20 d(S4)4个处理中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用专一引物克隆细菌16S rDNA片段,分别建立了克隆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RsaⅠ进行细菌16S rDNA PCR-RFLP分析,分别得到123,120,97和69个酶切类型,库容值分别为54.92%,55.43%,65.33%和76.60%;Shannon-Wiener指数、Gini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dMa)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gi)均表现为S1>S2>S3>S4,以上4个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51%,1.84%,23.64%和1.55%;基于细菌多样性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将对照S1和添加Cr(Ⅵ)处理的S2归于一类,而2个添加Fe处理的土壤S3和S4聚为一类。【结论】经过10 d淹水处理,...
Resumo:
本文旨在研究氮肥缺失对旱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直接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方法,对不施肥(CK)、适量施肥(F1)、和缺氮施肥(F2)3种不同施肥水平土样DNA进行提取,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建立克隆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HhaI和RsaI进行PCR-RFLP分析,分别得到146、187、11个酶切类型。采用α多样性的测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土壤细菌的多样性(H′、Ds和Dg)和物种丰富度(dMa、R2和E)均为F1>CK>F2;λ、dMa、E和H′指数在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变异系数达到56.96%~163.1%,尤其Simpson指数λ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处理间的差异最大,表明氮肥缺失严重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合理施肥有利于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Resumo:
盐渍土在浸水后由于盐分的溶解,对土体的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以饱和与非饱和土体的强度比较来说明水对强度的影响,没有研究在部分浸水后土体的变形和强度的变化规律。针对这一点,在参考黄土增湿剪切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盐渍土的增湿剪切变形特性,探讨了垂直压力、干密度和剪应力水平对剪切变形量的影响规律。
Resumo:
(1) 设计了如下合成各种芳香性螺双内酯衍生物的路线:以甲苯的衍生物与甲醛进行二缩合反应,得到二芳基甲烷,二芳基甲烷经两步法氧化后再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环化成螺双内酯;或者将二芳基甲烷氧化后,再将芳环上的取代基转化成目标基团,然后进行环化,从而得到螺双内酯;或者在得到螺双内酯以后,再将芳环上的取代基转化成目标基团,获得相应的螺双内酯衍生物。利用该方法合成芳香性螺双内酯,未见文献报道。其优点在于原料易得,产品收率高,操作非常简单:尤其是具有普适性,对合成芳环上具有不同位置、不同数目取代基的螺双内酯衍生物极其方便。本文利用此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共12个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证实。(2) 研究了螺双内酯衍生物的内酰胺化反应,发现芳香性螺双内酯在200℃以下与胺反应时,只有一个内酯环能发生内酰胺化反应,胺和螺双内酯本身的反应活性对能否发生双内酰胺化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即使当温度升高至280℃时,也仅有26%的螺双内酰胺生成。但脂肪性螺双内酯在180℃以下与胺反应,即可全部转化成螺双内酰胺。这一结果纠正了Shell公司的Wang关于芳香性螺双内酯也能顺利的与胺反应生成螺双内酰胺的结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研究了芳香性和脂肪性螺双内酯的内酰胺化反应机理。结果发现,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反应过程,生成不同的中间物,但都生成螺环内酯内酰胺中间物。芳香性和脂肪性螺环内酯内酰胺的不同稳定性是两者的内酰胺化反应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3) 利用合成的螺双内酯二酐和二酰氯与各种二胺进行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含螺双内酯结构的聚酰亚胺和聚酰胺,首次将芳香性螺双内酯结构完整的引入聚合物链。分析结果表明,这类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N_2和空气环境中的5%热失重温度>500℃,Tg接近400℃,而且所得的膜无色透明。选择不对称结构的二胺,得到的聚酰亚胺可溶于DMSO、DMF、DMAc等非质子极性溶剂,有的甚至可溶于THF和CHCl_3等溶剂。合成的含芳香性螺双内酯结构的聚酰胺也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它们的10%热失重温度>390℃,Tg介于180℃和290℃之间;断裂强度为50~100MPa,断裂伸长率为7~23%,初始膜量为1.1~2.7 GPa。含这种结构的聚酰胺,它们都能溶解于DMSO、DMF、DMAc等非质子极性溶剂。实验还通过模型化反应研究了在聚合过程中螺双内酯的开环行为,表明当二胺的反应活性低于ODA时,聚合过程中螺双内酯单元不发生开环。(4) 通过聚合物链中螺双内酯单元的内酰胺化反应,研究了含这类结构聚酰亚胺的交联。首先利用模型化反应,对交联反应进行交联条件的探索和结构的表征。结果显示,在150℃以上,交联反应在10 h内可以进行完全。通过对聚合物在交联前后的性能比较,发现在交联前,聚合物可溶于DMSO等高沸点的非质子极性溶剂,而交联以后的聚合物不溶于任何溶剂。在热性能方面,在交联以后,聚合物的玻璃态转化温度升高,热失重的速度明显降低。和以往的通过在聚合物前体链的末端引入烯和炔等不饱和基团,这些不饱和基团通过Diels-Alder,Michael加成和-ene反应等合成交联型聚酰亚胺相比,这种聚合物的交联方法其交联程度的大小不受预聚物分子量的影响,螺双内酯单元可以均匀的分布在预聚物链的任何位置,不一定在末端;并且实现了全芳香交联型聚酰亚胺。(5) 对芳香性螺双内酯四酸的拆分进行了探索。考察了奎宁、辛可宁、辛可尼丁和辛可尼丁苄基氯盐等不同的拆分试剂对四酸的拆分能力,发现辛可宁和辛可尼丁的拆分效果均比较好。应用辛可尼丁和辛可宁,对外消旋四酸进行连续拆分,可分别获得[α]_D~(25) = +186.4°和-188.6°的四酸对映体。依据手性光学方法(Chiroptical Methods)判断,认为为旋光纯的对映体。考察了酸、碱和热对其旋光稳定性的影响,显示在以上各环境中,螺环结构可以发生消旋,这说明螺双内酯结构对酸碱和热都是不稳定的。(6) 将上述(+)、(-)-四酸热法所成的二酐与二胺聚合,得到含旋光性芳香螺双内酯结构的聚酰亚胺,这种由面不对称的旋光性单体合成的聚酰亚胺,尚未见文献报道。经对比,旋光性和外消旋的聚合物在热性能和溶解性方面基本相同,仅在结晶形态方面略有差异,其中外消旋聚合物为非晶态,而旋光性聚合物则有一定的结晶含量。含旋光性芳香螺双内酯结构的聚酰亚胺,其旋光稳定性在酸碱当中也不稳定,但对热是稳定的。
Resumo:
姬鼠有很长的进化历史,并且其进化历史被认为与全球地质变迁、植物区系演替有关。横断山脉具有最复杂的水系、山系及复杂的地质历史。本文以横断山脉为主要分布区的澜沧江姬鼠(Apodemus ilex)和横断山脉的特有种大耳姬鼠(A. latronum)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两种姬鼠的形态分化。 本研究对308号澜沧江姬鼠成年头骨标本及188号大耳姬鼠成年头骨标本的16个变量进行了测量,利用多变量和单变量分析方法,对两种姬鼠的头骨形态分化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澜沧江姬鼠可分为6个居群:高黎贡北、高黎贡南、永德大雪山、云岭南、云岭北和东川轿子山;而大耳姬鼠可分为4个居群:川西藏南、川中南、滇西北和滇东北。并且差异主要体现在下臼齿列长(CLLMR)、上臼齿列长(CLUMR)、上臼齿横宽(M1-M1)、第一上臼齿长(LM1)、下齿列长(LLTR)和眶间宽(IB)等6个与咀嚼、咬合能力有关的变量,表明食性差异在姬鼠类群适应性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Resumo:
贾第虫是一类寄生于肠道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也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细胞。它的一个十分奇特和令人感兴趣的特点是:具有在形态和大小上都很相似的左右对称的两个细胞核。已有一些证据表明贾第虫的这样的两个核在其它一些方面也都很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如两核的DNA含量相等,两核都含有rDNA和至少一套染色体,并且在DNA复制、转录和核分裂等功能活动方面也基本都是同步的。但是,这两个核在基因的组成方面是否完全一致,甚至两核之间的对应基因(等位基因)的序列是否完全相同呢?若是,贾第虫为什么需要这样两个完全“等价”的细胞核(“双等核”)?这两个核又是如何长期保持一致而不会因两个核内发生不同的基因变异而产生差异呢?此外,目前普遍认为贾第虫至少是四倍体,即每个核至少为二倍体。那么同一个核内的等位基因是否序列也一致?保持其一致的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饶有趣味,而且对于揭示贾第虫特殊的遗传机制乃至真核细胞基因组倍性的起源进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其两个核内是否有相同的基因组成进行了检验。我们选择了三个执行不同功能蛋白的基因为代表以检验贾第虫的两个细胞核是否都含有这些基因。这三个基因分别是:DNA拓扑异构酶II基因(topII), 核仁蛋白KRR1基因(krr1)和目前贾第虫中报道的极少数含有内含子的基因之一的铁硫蛋白基因(fes)。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两个核中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这几个代表性的基因在贾第虫的两个细胞核中都同时存在。这提示着贾第虫的两核中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也表明贾第虫的这两个核可能在功能方面也是“等价”的。 其次,我们对其两个核中的等位基因是否具有一致的序列进行了检验,并对其两核之间以及同一核内的等位基因保持一致的机制进行了研究。选择前人文献报道的存在多态位点(即这些位点可能是易变位点)的两个基因:fen1和pdi为研究对象,在自己建立的一个贾第虫克隆培养系上进行单细胞PCR和测序的跟踪分析。跟踪分析了18个月(约分裂1600代)后,检测到如下结果:尽管在fen1基因上尚未发现位点变异的规律,但在pdi基因上发现存在几个位点会间歇出现套峰。据此我们推测套峰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其中一个等位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后套峰消失则可能是突变被恢复。这种等位基因的修复机制很可能是基因转换(gene conversion)。进而我们在贾第虫基因组中找到了参与基因转换的很多酶基因的同源基因,RT-PCR的结果也表明这些基因在贾第虫中是活跃转录的。这进一步提示了贾第虫中发生基因转换的可能性。因此以上结果不仅表明贾第虫的两核之间和同一核内的等位基因的序列都是一致的,同时还说明基因转换可能是同一核内等位基因保持一致的机制。至于两个核之间保持等位基因序列一致的机制,我们采用了两种染核的方法对大量的贾第虫细胞进行了观察,以期能从中找到两核保持等同的证据。结果发现在大量细胞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单核细胞和一侧含有两个核的细胞。据此我们推测:贾第虫可能通过发生一侧细胞核的丢失或萎缩,然后由另外一侧的核进行复制,经过核的重排恢复正常的左右核的状态。这可能就是贾第虫消除两核基因出现的差异,保持两核之间等位基因一致乃至两个核完全等同的机制。
Resumo:
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作为rDNA 的转录加 工和核糖体亚基合成、组装的场所。这一重要功能是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 内的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的,但核仁这一结构却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那么在从 原核到真核的进化过程中,核仁是如何进化而来,核仁的蛋白成分又是通过怎样 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地组装起来,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得到深入的了 解。随着 “组学”的发展,核仁蛋白基因组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 核仁蛋白基因组数据为我们从“组学”的角度来探讨核仁的起源及其蛋白网络的 进化组装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1)本文首先通过比较目前仅有的三种真核生物(人,拟南芥,芽殖酵母) 的核仁蛋白基因组数据库,将三个核仁蛋白基因组共享的直系同源蛋白簇提取出 来构建出真核生物基本核仁蛋白基因组I (EBNP I)。由于拟南芥和芽殖酵母核仁 蛋白数据库明显偏小,为避免它们可能不全而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将人的核仁蛋 白基因组与拟南芥和芽殖酵母的全蛋白基因组共享的直系同源蛋白簇提取出来 构建出真核生物基本核仁蛋白基因组II(EBNP II)。EBNP 中的人核仁蛋白质序 列用作搜索序列去BLASTP 原核基因组,并构建同源关系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发现核仁蛋白基因组原核起源部分具有复合起源的特性,一部分来源于古细 菌,一部分来源于真细菌。并对EBNP II 中人核仁蛋白进行功能划分和对不同的 功能类群进行了起源分析,结果发现‘与核糖体有关’这一功能类群起源于古细 菌,‘与mRNA 有关’和‘与翻译有关’功能类群可能起源于古细菌,并在真核 阶段招募了大量蛋白成分,‘与染色质有关’这一功能类群可能起源于真细菌, 随后在真核阶段此功能类群招募了大量蛋白成分。 2)本文利用芽殖酵母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通过在原核生物基因组和原 生生物基因组的同源搜索,将芽殖酵母核仁蛋白分成不同进化时期产生的三个部 分:原核起源蛋白,原生生物起源蛋白,酵母特异蛋白。通过分析各部分蛋白质 的GO 注释,结果发现,原核起源蛋白主要行使与核糖体亚基合成与组装等核仁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比较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内蛋白质相互连接情况,结果 发现,芽殖酵母核仁蛋白网络按照不对称原则将招募的新蛋白组装入网络,整个 芽殖酵母核仁蛋白网络以原核起源蛋白所构建的框架为基础,原核起源蛋白起着 核心的作用。
Resumo:
本文分析了麂属动物及其近缘种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和核塘体DNA(Ribosomal DNA, r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建立了麂属动物mtDNA和r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间谱。据此计算出各个物种的种内及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麂属动物的种内及种间的分子聚类图。结果表明,在现生麂类中,黑麂和贡山麂之间的关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费氏麂;印度麂是一个特化的特种,它和黑麂支系(包括费氏麂、贡山麂和黑麂)可能是从小麂的祖先类群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在近缘物种中,毛冠鹿与麂属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结合前人有关的工作,计算19种鹿科动物之间的遗传距离并绘制它们的分子聚类图。
Resumo:
对涡鞭毛虫寇氏隐甲藻(Cryp thecodinium cohnii)细胞周期中的核仁进行了电镜连续超薄切片三维重组观察,并进行了Ag-NOR银染的光镜和电镜观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寇氏隐甲藻的核仁内都有由核仁染色体发出的染色质索,又由染色质索发出细胞染色质丝进入核仁纤维区中。细胞进入分裂期后,核仁内的染色质索逐渐变粗。在核仁拉长前,核仁内大部分染色质索凝集成为“核仁内染色体”。Ag-NOR染色结果表明,有少量的rDNA也收回到核仁内染色体上,但绝大部分rDNA始终分散地分布在核仁内。核仁染色体象其它染色体一样,也是以一端结合在贯穿细胞核的细胞质管道的壁上,看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移到两极。核仁染色体向二极移动,而与核仁染色体相连的rDNA的绝大部分又始终分散地分布在核仁纤维区中,这显然是甲藻核仁拉长并分裂为二的根本原因。核仁内始终存在分散的rDNA也是它们的核仁不瓦解的根本原因。我们观察到,寇氏隐甲藻的染色体不仅连接于细胞质管道壁上,而且还与管道中的微管形成结构上的联系,从而可以认为它们的染色体移动也有微管参与。这点修正了kubai与Ris(1969)的报导。本文根据涡鞭毛虫(甲藻)的核仁在核仁分裂过程中只是拉长和分裂,而并不瓦解和重建的根本原因,探讨了典型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的瓦解与重建的起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