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resultados para Bdellovibrio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双层平板法,以滤膜过滤的方法来收集噬菌蛭弧菌,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udrophil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t)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宿主菌,进行噬菌蛭弧菌的分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酶检测和寄生性确认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未使用滤膜过滤,采用自来水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蛭弧菌的效果较好;并经过接触酶和寄生性检测初步鉴定此BD-SP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类蛭弧菌(BALOs)是一种微小的,能够高速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捕食细菌。它通过裂解宿主细胞来获得自己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能量。类蛭弧菌分布范围广泛,土壤、海洋、湖泊、河流、下水道的污水、水管和水池之中都有它的存在。目前将与蛭弧菌具有相似生活特性的一类细菌称为 “类蛭弧菌”。 该研究从阿哈湖、百花湖和滇池三个内陆淡水湖泊中分离鉴定了宿主菌。利用分离得出的两株宿主菌分离培养类蛭弧菌。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不同富营养化的高原湖泊中类蛭弧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 改进了对类蛭弧菌的分离培养方法。我们直接从类蛭弧菌生活的环境中去寻找并提取宿主细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实验室条件下类蛭弧菌的生长和真实环境中的相似性。我们的实验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在实验中我们获得了肠杆菌和黄色假单胞菌这两种类蛭弧菌的宿主菌。 2. 用新分离出来的两种宿主菌,通过噬菌斑生成、吸光度检测,PCR扩增等一系列实验证明我们成功的从淡水湖泊中分离得到了类蛭弧菌。 3、经过对所得的类蛭弧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检测,获得了不同类群的类蛭弧菌,并且还发现了新的类群。 3. 构建了分离的类蛭弧菌的系统发生树,对三个湖泊中类蛭弧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