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resultados para 6 dihydro 5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研究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影响,我们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草地和农田以及锡林浩特围封草地和退化草地为实验样地,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对四个样地2006-2007年的蒸发散和微气象因子进行连续测定,探讨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同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区分多伦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组分,初步探讨生态系统蒸发散各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在观测的两年里,四个生态系统的年蒸发散接近或超过了年降雨量。在较湿润年份(2006年)的生长季(5-9月),开垦使得半干旱草原的蒸发散降低了15%,而在较干旱年份(2007年)降低了7%。放牧在2006年生长季期间使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降低了13%,而在2007年生长季里,围封草地和退化草地的蒸发散没有显著性差异。开垦和放牧造成的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是生态系统蒸发散降低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农田开垦改变了植被的种类和物候特征,缩短了植物的生长期(农作物的生长期主要是6-8月,而草地的生长季一般为5-9月),是造成农田整个生长季的蒸发散比草地低的另一个原因。干旱年份降雨量少、土壤含水量低,限制了植被的生长,降低了冠层导度,从而导致了植物蒸腾的下降。另一方面,在干旱年份,开垦和放牧增加了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表明未来降雨格局的变化不仅直接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改变蒸发散,而且会影响蒸发散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对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降雨的响应表明,> 3 mm的降雨会增加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和蒸发散,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关键过程有效。雨后1-2天蒸发散达到峰值,之后下降。多数大的降雨事件后,农田和退化草地蒸发散峰值比相对应的草地高,之后下降的也快,这与植被的生长状况、凋落物的量和地面的裸露程度有关。雨后土壤含水量和蒸发散的变化与降雨事件的大小呈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蒸发散的变化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了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蒸发散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含水量初始值和干旱期的长短会影响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对降雨的响应。土壤含水量初始值低会增强蒸发散对降雨的响应,而土壤含水量初始值高时,蒸发散对降雨的响应会下降。干旱期长会增强蒸发散对降雨的瞬时响应。围封草地由于有凋落物的缓冲和保水作用,未来降雨强度的增加会促进围封草原植被的生长;而退化草地地表裸露,对大的降雨事件缓冲作用小,地表径流和土壤蒸发强烈,不利于保水和植被的生长。因此,未来极端降雨事件频率的增加和干旱期的延长势必会对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尤其对退化草地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蒸发散组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我们利用稳定同位素与微气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区分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组分。区分结果表明,在2006年和2007年整个生长季期间,植物蒸腾均为蒸发散的主要形式,在2006年和2007年生长季期间植物蒸腾占蒸发散的比例分别为88%和73%。影响植物蒸腾的因子主要是净辐射、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影响蒸发的因子主要是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风速;而影响蒸发散的因子主要是净辐射、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风速,说明了这些水分流失过程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驱动。此外,我们根据一个简单的模型把同位素方法区分的蒸发散组分外推到整个生长季,结果表明,在2006年和2007年整个生长季蒸腾与蒸发散的比例高,并且蒸腾与降雨量的比例高,由此说明,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植被能够有效地利用水分,雨水利用效率高。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与植物蒸腾(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5-8月,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GPP/T)逐渐升高。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活动如开垦和放牧通过改变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和蒸发散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蒸发散,增加了生态系统蒸发散对降雨响应的敏感性,不利于土壤的保水和植被对水分的利用。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组分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区分,为进一步从新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影响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可能。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结合日本猴(M. fuscata)的有关资, 料构建了猕猴属6个种的分子系统树, 并给出各个种的分化时间。这6个种可分成4个类群, 熊猴和藏酋猴、恒河猴和日本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 可分别划分为同一类群, 红面猴与其他5种猴的遗传距离最远, 在系统发生上分离最早。图9表5参29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山竺(Garcinia mangostana)果壳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S,1D 1NMR以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它们为4个(口山)酮类化合物:α-mangostin(1),β-mangostin(2),γ-mangostin(3),5,9-dihydroxy-8-methoxy-2,2-dimethyl-7-(3-methylbut-2-enyl)-2H,6H-pyrano-[3,2-b]-xanthen-6-one(4),以及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和一个双苄类化合物egonol(6).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5进行抗HIV-1 RT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5在浓度200 μg/ml的条件下,其对HIV-1 RT抑制率分别为41.97%和47.72%;同一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和4没有抑制HIV-1 RT作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烟草野蛞蝓是云南省景东县太忠乡烟草苗期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太忠山区烟地1 年发生56 代,世代重叠严 重,以幼体、成体和卵堆在田埂裂缝、地块间隙越冬。3 月上中旬~5 月中下旬当气温升达25~30 ℃时,气候干燥,而烟 苗地浇水或潮湿,野蛞蝓以幼体、成体入烟苗地取食危害烟草幼苗,造成缺苗、断苗或缺墒少垄。在室内控光条件下人 工饲养,其日取食活动除具昼夜时空规律外,同时明显受光照条件的影响。通过综合防治后,连续3 年在云南省景东 县太忠乡基本控制了该虫的发生危害,烟苗期发生危害面积由原来的10 %~15 %降为1 ‰~1. 5 ‰。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报道了从自然感病的脊胸天牛虫尸上分离出球孢白僵菌株,经纯化并批量生产可显性菌粉,应用该菌粉防治芒果树脊胸天牛。室内试验d7检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堵塞法各虫态致僵、死率为70.6%。其中幼虫僵、死率为87.5%,蛹、成虫僵、死率为36.7%。滴注法各虫态致僵、死率为66.1%。其中幼虫僵、死率为82.5%,蛹、成虫僵、死率为33.3%。对照组分别用无菌水以同样方法试验,各虫态致僵、死率均为0。应用两种方法,中试防治在13.3hm~(2)27a树龄芒果园中进行,防治效果为83.7%。推广应用防治在35.0hm~(2)15a树龄芒果园中进行,防治效果为84.1%。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大脑神经元多单位电活动室外记录系统,属神经电生理学领域。该系统由用螺钉固定在猕猴颅骨表面(17)上的微型记录平台(6)及微型记录平台(6)上的装置、通过电缆(5)连接的手提便携式仪器箱(11)组成;微型记录平台(6)上的装置包括微电极微型推进器(3)、分别与电缆(5)连接的动物行为记录摄像机(1)、微型视频眼动记录仪(2)和微电极放大器(4);与电缆(5)连接的手提便携式仪器箱(11)包括四分频视信号合成仪(7)、主放大器(8)、八合一神经信号单片机处理系统(9)、8mm磁带记录仪(10)该系统具有可以高效地在室外、野外进行猕猴大脑神经元多单位放电记录的优点,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云南产冬虫夏草菌的优势寄主白马蝠蛾1—6龄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0.4℃ 、-20.6℃、-21.5℃、-19.8℃、-18.8℃、-18.2℃。1—3龄幼虫的过冷 却点明 显低于其他龄 虫, 最低过冷却点达-27.8℃。越冬幼虫在高寒草甸土壤里, 土 壤温度-0.2—-6.8℃半年也不会死亡。越冬初期体内的脂肪、糖和无机盐类含量 升高、水分下降有利于提高其抗寒作用。该虫经低温适应锻炼和在消 化道里无 残存食物的情况下能显著地提高耐寒能力。图1表55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1997年1-3月在进行云南省高原湖泊的水禽调查过程中, 于1997年3月2日在丽江县的拉市海观察到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6只. 3月5-6日在宁菠县沪沽湖观察到黑嘴鸥(Larus saundersi)8只. 这两种鸟为云南省鸟类种的新记录。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A new species of hillstream loach genus Balitora Gray is discovered from Nanting River drainage, which drains to Salween, Yongde County, Yunnan, China. Balitora nantingensi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B. lancangjiangensis by a triangle-like blotch in nape absent vs. present; area from halfway of pelvicfin ray to anus covered by scales vs. no scales in this area; the first pectoral ray thickened vs. not; posterior end of pelvic-fin surpasses middle point from posterior end of pelvic-fin base to anal-fin origin vs. the end from posterior extremity of pelvic-fins to anus; fewer lateral line scales, 59-64 vs. 66-70; slightly longer head, SL 4.2-5.1 (4.6) times of HL vs. 5.0-5.9 (5.4); slightly larger eyes, HL 4.0-6.4 (5. 1) times of eye diameter vs. 5.5-7.5 (6.3). Balitora nantingensi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B. burmanica by body rounded vs. slender in dorsal view; pointed snout vs. blunt in dorsal view; a deeper body, body depth 12.5-16.9% of SL vs. 10-12%; a deeper caudal-peduncle, length of caudal-peduncle 2.0-2.8 times of its depth vs. 3.0-4.2; a shorter caudal-peduncle, 14.3-15.6% of SL vs. 16-21%; the average ratio of body width at pelvic-fin origin and distance between inner pelvic-fin base 2.0 vs. 3.4; body width 1.1-1.5 times of body depth vs. 1.5-1.6; posterior end of pelvic-fin almost one or slight more than one eye diameter from anus vs. closet to anus; outside rays of pelvic-fin extend more posteriorly than inside rays and make posterior outline of fin acclivitous and straight vs. the outside ones almost equal to the inside ones and make the fin slightly convex.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提供一种抗抑郁药物,含有2,5-二羟基苯甲醇衍生物2,6-二甲氧基苯甲酸-2,5-二羟基(2-葡萄糖基)苯甲酯(仙茅苷,curculigoside) 及其衍生物及可药用载体和/赋形剂,以及它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和在制备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江苏境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一个野生群体(邗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淡水中心群体和无锡前洲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10个座位中,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2~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平均表观杂合度均以邗江草鱼野生群体最高,分别为3.9、0.506 8、0.693 9、0.7;无锡前洲草鱼养殖群体最低,分别为2.2、0.179 6、0.523 5、0.528 6;淡水中心草鱼养殖群体各参数均介于两者之间,分别为3.5、0.290 2、0.541 8、0.542 9.以上结果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而草鱼养殖群体存在杂合度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现象.邗江草鱼野生群体与淡水中心草鱼养殖群体和无锡前洲草鱼养殖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219和0.246,而两个草鱼养殖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34.这表明草鱼野生群体与草鱼养殖群体间分化严重,而草鱼养殖群体间分化微弱.各座位分化程度的χ2检验结果表明,10个座位中有GM18、MFW1-1、MFW1-2三个座位群体间分化达到极显著水平,GM03-2、MFW5两个座位群体间分化差异显著,其他座位分化不显著.针对每个座位对各群体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由于草鱼养殖群体在GM03-1、GM03-2、GM18三个位点杂合子缺失,草鱼野生群体在位点GM19杂合子过剩而严重偏离平衡.实验表明:近交容易引起草鱼遗传多样性下降,纯合速度加快.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树qu脊神经丛的研究结果: 颈丛恒定由C_(2-4)组成, 但各条神经的组成不十分恒定; 没有真正的舌下袢, 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的神经仅来自C_(10); C_(4)和C_(5)为膈神经的恒定成分, 其变化范围为C_(3-7); 臂丛由C_(5)-T_(2)组成, 结合为三干三索; 肩胛上神经在组成上有变化, 可由C_(5,6)或C_(5-7)组成; 腰骶丛由L_(1)-S_(2)或L_(2)-S_(2)组成;腰骶丛各条神经的组成有一定的变化, 似乎没有一条神经在其神经根组成上是恒定不变的。图5参21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就主量分析(PCA)的基本原理、 运用发展过程及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应用作了 阐明。并以亚洲疣猴类5个属为例, 利用其面颅和颅骨的6项变量进行分析, 且 叙述了PCA的主要计算过程。 结果表明, 在分类过程中, 主要是面颅的凸度和宽 度结构起贡献作用。图5参21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1999年4月至2002年6月间,对黑白仰鼻猴种群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该次调查新发现了4个猴群,但有5个以前存在的猴群已经消失,现存种群数量为13个猴群,总体数量约为1200-1700只。从西藏的芒康到云龙的龙马山,随着海拔的降低,猴群可利用的植被类型也随之多样化。但由于砍伐、放牧、开矿等因素的影响,猴群的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较高,连接猴群的生境走廊状况通常较差,多数猴群孤立分布,并且存在小种群问题,生境走廊的维护和恢复已成为该物种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种群的总体数量下降了32%,其中4个猴群数量下降,4个猴群持平,1个猴群有所增长,5个猴群消失,这不容乐观的状况给我们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1年7月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罗梭江(澜沧江的支流)中采集到2尾鱼类标本, 经鉴定为中国鲤科鱼类四须鲃属 Barbodes 的一个新纪录——爪哇四须鲃 Barbodesgonionotus. 该新纪录与本属其他种的显著区别为其臀鳍分枝鳍条有 6~7根, 而其他种有5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