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resultados para 579.6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篇论文报道了从北京市高碑店地区污水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光合细菌的鉴定过程。报道了对其生长特性,工厂发酵罐大规模生产进行研究的结果,报道了对该菌株氮素营养和氮素代谢特点所做的初步研究的结果。整个工作有利于今后系统研究该菌株的代谢特点和利用该菌株进行实际应用。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黄瓜幼贡和离体蒜苔为材料,研究了细胞分裂素BAP在植物中的吸收、运转、代谢,及其对离体蒜苔营养物质再分配的调节。 黄瓜幼苗功能大速、大量地吸收外源BAP,其吸收的方式为被动吸收。BAP的吸收和其浓度在相当在的范围内(0.00015-10ppm)成严格的线性关系;饲喂BAP后的幼苗转移到无BAP的营养液培养时,幼苗体内的BAP大量外漏,进入营养液,直到细胞内外的BAP浓度大致平衡。 去根黄化黄瓜苗吸收外源BAP后迅速运转。约有6%的BAP能到达子叶。BAP的运转基本上只在初期,即吸收开始后最初的几个小时中进行光照对BAP的运转有促进作用。在离体蒜苔中,苔茎中部注射的BAP能极性地向上运转并在珠蒜中积累,这个过程是随着时间而逐渐进行的,到第20天,约有48%的BAP在珠蒜中积累。 去根黄化黄瓜苗下胚轴茎部吸收BAP后迅速代谢。首先形成大量的BAP—核苷,随后又迅速减少,而BAP—葡萄糖苷逐渐增加,成为主要的代谢物。BAP—核苷含量的这种变化可能是BAP吸收后只在最初的内个小时中运转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下胚轴上部,初期BAP—核苷含量极高,随后逐渐减少,也说明黄瓜苗中BAP—核苷是BAP的动转形式。BAP浓度极低时,其代谢速度稍有放慢。 BAP处理蒜苔对其内3H—葡萄糖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在顶端处理时促进葡萄糖向珠蒜中积累,在茎部处理时刺激葡萄糖向茎部移动。幼嫩和迅速衰老的蒜苔,其对BAP的敏感性差异颇大。BAP调节蒜苔营养物质再分配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刺激处理部位的生长而产生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是世界上最抗盐的高等植物之一。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其抗盐性进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植物抗盐机理和改进作物耐盐性都有重要意义。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样品制备是双向电泳的关键步骤。盐角草是一种聚盐的真盐生高等植物,其体内除含有多种次生代谢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盐分,而盐离子的存在严重干扰等电聚焦的进行,其蛋白质提取较其他植物更为困难。因此,在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其蛋白质提取方法进行摸索,建立一个高效的双向电泳体系。   比较了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CA)、三氯乙酸沉淀法(E-TCA)和酚抽法(Phe)三种方法对盐角草蛋白的提取效果。提取700mM处理2d的盐角草幼苗蛋白时,三种方法分别得到579,343和535个蛋白点;TCA和E-TCA法所得图谱均存在严重的横向纹理,Phe法所得图谱则背景干净,基本上没有纹理。说明Phe法不仅能很好地提取盐角草蛋白,而且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盐分。对200mM处理90d的盐角草蛋白的提取也证实了这一点。比较了不同沉淀剂对Phe法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不能代替乙酸铵甲醇溶液。对Phe法的提取液进行了改进,所得图谱背景更加清晰,蛋白点数增加。此外,还对聚焦时间,上样量和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建立了盐角草双向电泳体系。   本研究表明,Phe法适合于盐角草双向电泳样品的制备,这为其他盐生植物以及嗜盐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TTL.6 gene is a member of the tubulin-tyrosine ligase (TTL) family involved in apoptosis and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testis. We sequenced the coding region and part of the introns of TTL.6 in world wide human populations and five representa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