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勘探前景研究


Autoria(s): 周建林
Data(s)

2003

Resumo

利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对胜坨油田的油气分布、构造和圈闭、沉积和储层、油气生成和运移、以及油气勘探前景等进行了深人综合研究,进行了成藏模式和成藏机理探讨,阐明了油气富集的地质规律,明确了该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方向和目标。对整个胜利油区的隐蔽油气藏成因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通过精细的油源对比,确定了胜沱地区有效烃源岩的识别标志,查明了附近利津洼陷和民丰洼陷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阐明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及其成因规律,说明有效烃源岩对胜佗复式油气聚集带形成的控制作用。2.通过系统的断裂形态学,断裂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阐明了胜北断层对沙河街组沉积体系和储集性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及对各种圈闭的控制作用。同时开展了构造应力场分析,再现油气运移和成藏的流体运动方向。3.通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研究,建立了沙河街组储集性砂体分布模式,着重建立了Es3"和Es3下储集性砂体成因模式和分布规律,为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储层描述方法和技术,对EsZ重点储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研究,阐明胜沱大油田储集空间的展布规律。4,在有效烃源岩,断裂构造和储层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油气运移通道和油气运移期次分析,查明胜北断裂及其次级断层是沟通研究区储层和圈闭的主要油气运移通道,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砂体是油气运移的另一种通道。所以与大型断层相连的砂体基本都形成了油气充满度较高的油藏。5.针对研究区沙三段下部和沙四段岩性圈闭比较发育,成藏条件良好的清况,首次利用物理模拟装置进行了单砂体油藏形成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异常条件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对原油进人由水充满砂岩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虽然胜沱经过40年不断的油气勘探找到了4亿多吨原油储量,但是作者认为还具有很大的找油潜力。其中胜北断裂下降盘的沙三段下部和沙四段扇三角洲砂体,近岸水下扇砂体和浊积扇砂体具有很好的成藏条件,值得进一步勘探。

Identificador

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3660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79184

Idioma(s)

中文

Fonte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勘探前景研究.周建林[d].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20-25

Palavras-Chave #有效烃源岩 #沉积体系 #成藏模式 #隐蔽油气藏 #油气勘探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