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Toll样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Autoria(s): 杨昌健
Data(s)

30/05/2008

Resumo

对虾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给水产养殖和沿海农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自1993 年对虾白斑病暴发以来,中国明对虾的养殖一直一蹶不振。引起对虾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恶化、对虾种质退化和抗病力下降。因此,深入开展对虾免疫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对虾疾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改良种质和培育抗病品系,已成为对虾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当务之急。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家族是进化保守的哺乳动物模式识别蛋白(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中国明对虾中克隆到Toll 样受体同源基因,并将其命名为FcToll。它全长4115 bp,3’UTR 包含16 个poly A 尾巴,开放阅读框编码931 个氨基酸的多肽。预测的该多肽包含典型的Toll 样受体结构,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其中胞外区有信号肽,有16 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eucine-rich repeats, LRR),并含有2个LRR-C 末端基序和2 个LRR-N 末端基序;跨膜区是23 个氨基酸的一次跨膜结构域;胞内区是含有139 个氨基酸的TIR 结构域(Toll/Interleukin-1R)。克隆 发现FcToll 的基因组结构包含5 个外显子和4 个内含子。系统发生分析揭示FcToll归属于“昆虫型”的无脊椎动物Toll 样受体家族。组织分布研究发现FcToll 在中国明对虾中是组成型表达的,在淋巴器官中表达量较显著。分别利用不同病原体刺激健康的中国明对虾,Real-time PCR 发现该基因在刺激后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的表达谱:灭活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注射后5 小时,该基因表达显著 上调;而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注射后该基因表达则迅速下调,感染后23 小时内其表达水平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这就表明FcToll 可能参与中国明对虾的先天免疫防御,尤其可能参与入侵弧菌的免疫应答。

Identificador

http://ir.qdio.ac.cn/handle/0/149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67706

Idioma(s)

中文

Fonte

中国明对虾Toll样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杨昌健[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20-25

Palavras-Chave #中国明对虾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实时PCR #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 #天然免疫 #鳗弧菌 #WSSV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