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海洋链霉菌抑菌活性筛选、2株抑菌活性菌株的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Autoria(s): 崔洪霞
Data(s)

28/06/2004

Resumo

本文对256株胶州湾海洋链霉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筛选,并选取10株典型菌株进行化学筛选,获得2株有研究价值的菌株。通过大规模发酵,获得纯化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结构解析。通过与其他5株活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并结合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两株菌的分类地位。   采用液体扩散法,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八叠球菌、隐球菌、白色念珠菌、Mucor miehei (TÜ 284)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 (TÜ57) 8株受试菌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结果22%的菌株显示出对至少一种受试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Æ ³ 8 mm)。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抑菌活性特点,选择M024、M028、M042、M083、M086、M095、M097、M124、M134和M226 10株链霉菌进行化学筛选。考察了8种培养基和4种培养条件,结果发现菌株M095在Meat extract培养基、pH 6.5、28℃和95 r/min条件下,菌株M097在Meat extract培养基、pH 7.8、 28℃、95 r/min(条件Ⅰ)和M2+培养基、pH 7.8、 35℃、110 r/min(条件Ⅱ)条件下,可供进一步研究。 对菌株M095(24 L规模)和M097(Ⅰ为30 L规模,Ⅱ为14 L规模)进行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和柱层析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通过ESI-MS、E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解析,鉴定出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发现菌株M095产生一抑菌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全霉素,首次证实该全霉素具有抑制丝状真菌的作用;菌株M097主要产生10个化合物,其中8个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另外两个化合物中,Aloesaponaria Ⅱ为首次从微生物野生菌株(wild strain)中获得,化合物Cui D为一新结构的蒽醌类化合物。 经分子鉴定,初步认为本实验分离的7株活性海洋链霉菌分属于4个链霉菌类群,结合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分析,认为菌株M095可能为灰色链霉菌的变种,M097可能为球孢类群中的一个新种。

Identificador

http://ir.qdio.ac.cn/handle/0/250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67084

Idioma(s)

中文

Fonte

胶州湾海洋链霉菌抑菌活性筛选、2株抑菌活性菌株的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崔洪霞[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4.20-25

Palavras-Chave #海洋链霉菌 #筛选 #代谢产物 #16S rRNA基因序列 #系统进化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