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O~(8+)注入小麦种子胚乳引起M_1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Autoria(s): 李兴林,卫增泉,王晓娟,李文建,王亚馥
Data(s)

25/09/2001

Resumo

通过控制单核能大小 ,将 1 6 O离子注入小麦种子胚乳 ,结果引起 M1 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较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凝胶胶片的扫描曲线显示 :1 )在高剂量的处理中 ,有的峰消失 ;有的峰高于对照 ,中、高剂量值呈升高趋势 ;有的峰低于对照 ,中、高剂量值呈下降趋势。 2 )按分子量的大小将可溶性蛋白质分成 5个区段 ,并计算不同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同对照相比 ,第 2区段的相对含量降低 (分子量较大区段 ) ,而第 5区段的相对含量升高 (分子量最小区段 )。 3 )同时也表明 ,低剂量效应表现异常。本文也讨论了诱变胚乳对胚作用的可能机理

Identificador

http://ir.impcas.ac.cn/handle/113462/4691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31506

Idioma(s)

中文

Fonte

李兴林,卫增泉,王晓娟,李文建,王亚馥.~(16)O~(8+)注入小麦种子胚乳引起M_1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9-25, 2001( 03):267-270

Palavras-Chave #16O8+ #注入 #胚乳 #普通小麦 #可溶性蛋白质
Tipo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