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烟草抗黑胫病细胞突变体的筛选


Autoria(s): 张志宏
Contribuinte(s)

朱至清

Data(s)

1998

Resumo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理论和育种实践上都很值得研究。应用这种变异进行筛选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大批生产上有广泛意义的细胞突变体。但对于无性系变异发生的机理,人们虽然也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不少假说,但一直未能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有些解释仍然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些解释中,利用转座子活化进行解释是最使人感兴趣的一种,也是较有说服力的一种。我们的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无性系变异发生与转座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烟草黑胫病细胞突变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转座因子的转活性进行分析,通常采用标记基因的表型检测。本实验用农杆菌双元载体pSLJ721(Ac∷GUS)转化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然后对转基因烟草的愈伤组织进行GUS酶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通过GUS活性变化来分析转座活性。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可以增强转座子的活性。间接证明转座子活化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原因之. 本论文实验方面的另一部分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烟草抗黑茎病研究上的应用。烟草黑茎病是由烟草致病疫霉引起的一种烟草主要病害。首先从云南地区黑胫病病区分离、纯化黑胫病(Phytophythora parasitica via. Nicotina)病原菌,同时利用红花大金元为实验对象,以组织培养中自然发生的元性系变异为基础,以50%以及80%的黑胫病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筛选出抗黑胫病毒素的烟草株系,用离体叶片法和茎部接种法进一步鉴定其对黑胫病病菌的抗性。最后进行田间检测以期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抗黑胫病细胞突变体。另外我们还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技术,对选择到的九个抗病株系和六株对照的DNA进行分析。在使用的70种随机引物中,共有57个引物产生可检测扩增产物,产生306条搁增带,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数为51条,突变体的平均RAPD条带变异率为1.85%,其中有两个RAPD条带(CYA-17-100和Sangon03-350)为突变体所特有,可初步判断为抗黑胫病的RAPD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植株叶片水溶性蛋白SDS电泳观察到一些条带的变异,但没有找到突变体特异的共同条带。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435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0812

Idioma(s)

ch

Fonte

张志宏.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烟草抗黑胫病细胞突变体的筛选.[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学位论文].1998.资料索取号:BS/:22/1998

Palavras-Chave #植物学 #烟草 #无性系变异 #转座因子 #黑胫病 #分子标记 #Nicotiana tabacum #Somaclonal Variation #Transposable Element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Tucker #Molecular Marker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