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杉属的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


Autoria(s): 李岩
Contribuinte(s)

汪小全

Data(s)

2006

Resumo

松科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分别为父系和母系遗传,二者的联合分析为系统发育重建,特别是揭示网状进化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松科中的多个属(如黄杉属、铁杉属等)呈洲际间断分布,是研究生物地理学问题的良好试材。 本文选择来自于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的5个DNA片段,通过序列分析对黄杉属的所有8个种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同时结合已有的对黄杉属的各方面研究,讨论了该属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式样的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 (1) 叶绿体DNA片段trnfM-trnS、rpl20和trnP的序列分析 无论叶绿体基因两两组合分析还是3个叶绿体片段的联合分析均强烈支持东亚的6种黄杉属植物聚为一支(支持率>96%),其中日本黄杉位于最基部,其他分布于中国的5个种聚在一起。 (2) 线粒体基因nad5和cox1的序列分析 线粒体基因序列的进化速率较慢,信息位点相对较少,因此分辨率较低。本文中线粒体DNA序列在黄杉属的东亚物种间几乎没有分辨率,但是仍以>60%的Bootstrap支持率将该属分为东亚与北美两个姐妹支。 (3) 5个DNA片段的联合分析 5个细胞质DNA片段(trnfM-trnS, rpl20, trnP, nad5, cox1)的联合数据矩阵长4351 bp,其中含变异位点129个(3.0%),信息位点109个(2.5%)。利用最大简约法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杉属分成北美和东亚两支,与地理分布相吻合,并分别得到了66%和100%的支持;中国的5个物种形成一个单系分支,该分支与日本黄杉为姐妹群关系。 根据上述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黄杉属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后,在北美和东亚独立进化,但该属的起源地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Identificador

http://ir.ibcas.ac.cn/handle/151111/187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40332

Idioma(s)

ch

Fonte

李岩.黄杉属的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中科院植物所硕士学位论文].2006.资料索取号:SS/:20/2006

Palavras-Chave #植物学 #黄杉属 #分子系统发育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 #生物地理学 #Molecular phylogeny #Biogeography #Eastern Asia-North America disjunction #Pseudotsuga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