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环境的研究


Autoria(s):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孔国辉; 孙谷畴; 温达志; 李双顺
Data(s)

2002

Resumo

该成果收集了近10年来我们对光合作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主要文章共57篇,概括为6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原始论文52篇,技术方法5篇。主要的新进展与特色为:a)阐 明CAM植物代谢与PEPCK的调节特殊性。鉴别菠萝和芦荟为CAM-PEPCK亚型,PEPCK是其光下C4酸的脱羧酶。首次证明PEPCK受底物和碳代谢中间产物的调控,纯化酶的负效应剂G6P、FBP、PEP及正效应剂Mn2+的作用在于改变酶蛋白的构象。b)首先指出PEPC也是活性氧攻击的靶蛋白,其失活原因在于酶蛋白氧化降解和构象改变。不同光合途径植物对光氧化的敏感性有别。光氧化条件下C3与C4植物产生.O2- 速率、耗散激发能和PSII稳定性有一定差异。脂氧合酶(LOX)抑制光合电子传递的位点在PSII氧化侧和Q和PQ上。c)指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抗UV-B能力(积累较多的UV-B吸收物质),提高叶片吸收的光能中非光化学耗散的比例,增高光合电子流向光呼吸、O2和NO2-光还原等电子传递支路的传递速率和比例是森林植物适应于自然光环境的强光的重要保护策略。d)从马尾松年轮的δ13C分析追踪了前80年来亚热带自然林区CO2浓度的上升速率(0.7~2.3μl/L/年)。对森林中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地点大气CO2、NOX和SO2浓度的现场检测和主要树种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证明其与人类干扰活动的形式和强度有关,为全球变化及其后效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通过电脑调控水稻生长大棚的CO2浓度发现不同品种间对高CO2浓度适应性的显著差别,明确了适应性较强的4个品种,并从多种指标证明高CO2浓度对水稻的光氧化损伤具有缓解或防护效应。e)盐藻细胞中甘油和蛋白质受介质盐浓度调控,固定化培养提高甘油分泌量。改进和发展了利用对有机自由基DPPH. 的清除比例与数量来评价植物抗氧化性的简易可行的分光光度法。

Identificador

http://ir.scbg.ac.cn/handle/344003/10621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4250

Idioma(s)

中文

Fonte

林植芳、彭长连、林桂珠、孔国辉、孙谷畴、温达志、李双顺.光合作用与环境的研究.2002

Tipo

成果